-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朝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朝阳市普通高中201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中国美学在城市与乡村之间
刘成纪
一般认为,中国美学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其审美主要指向乡村、田园和自然山水。实际上,对乡村、田园、自然山水的歌吟固然是中国美学和艺术的价值选择,但这并不足以减损城市对人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的主导性。在传统中国,城市既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美的制造和传播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城市,从美学角度讲,已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强势而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
虽然城市构成了传统中国美和艺术的一个制造中心,但历代文学、艺术家在情感领域,似乎又对城市生活并不认同,他们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像诗歌中的田园山水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画传统,就是这种审美取向的反映。以摹写自然见长的山水田园诗画,所表现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居生活,而是城中士人关于乡村的心灵映像。中国历史上的田园山水诗画,大抵也不过是以城市为视角对乡居生活的想象性重构。
同样,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不论人工构建的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中占据着何等重要的位置,自然山水田园又毕竟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要理解这种矛盾,笔者认为,必须深入洞悉古代士人的生存命运。中国社会自春秋始,士人阶层渐趋独立。这一徘徊于城乡、官民之间的知识群体,一方面为实现政治抱负必须走向城市,但在精神领域却依然保持着对故乡的固恋和忠诚。其中,童年式的乡村记忆固然重要,但城市作为功利、欲望、快乐的麇集之地,也同样让人难以舍离。这种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是中国传统士人的基本精神性状,中国美学也正是在这种双向选择中表现出鲜明的城乡二元性。在当代中国,这种现象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更加剧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中国美学保持了最持久的张力。它所依托的文明形态,既非纯粹乡村,也非纯粹城市,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微妙的平衡。人,无论居于乡野渴望都市,还是立于都市 回望乡村,均意味着两者对人而言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它们共同昭示了一种可能的完美生活。对于中国美学而言,这种城乡二元并置的审美选择仍然只是美的现实形态,而不是理想形态。在理想层面,则要进一步克服分离,寻求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的融合或统一。在中国美学史上,这种努力是存在的,主要体现为文人造园运动。生活于城市的士人通过园林筑造,为自己营造出乡乡居生活的审美幻象,从而使原乡焦虑得到抚慰。与此一致,现代城市美学中的“园林城市”观念,其目的也不仅仅是解决城市的绿化问题,更要通过将乡村元素植入城市,使城市获得家园感。
(选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主导着中国的审美创造和审美取向,而中国美学的审美对象则主要是乡村、田园、自然山水。
B. 城市因能工巧匠的聚集而成为精美器具的集散地,也因而成为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C. 城市因其对周边地区有向心力和吸纳力,从而形成跨越血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进而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 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区域性审美风尚的主导者和审美标准的制定者,是因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强势地位。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山水田园诗画,以摹写自然见长,表现的是城市市民想象中的乡村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农村人的乡居生活。
B. 中国传统的田园山水诗、山水花鸟画,似乎并不认同城市生活,而更乐于肯定自然的审美价值。
C. 在中国历史上,山水田园诗画,大都是作者从城市的角度想象乡居生活,再依据作者所想象的景象进行的再创造。
D. 虽然城市在中国美学史上非常重要,但是自然山水田园还是主导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甚至被赋予了作为精神家园的神圣价值。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城乡、官民之间徘徊的士人阶层,为实现政治抱负而走向城市,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章达标测试题.ppt
- 第四章 章末总结与提升.ppt
-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章末整合.ppt
- 第四单元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件13张.ppt
- 第四章知识清单 小册子.ppt
- 第四章第1节 小册子.ppt
- 第四章第2节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ppt
-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docx
- 第四章第2节 第2课时 光的可逆性、镜面反射和漫反射.ppt
- 第四章第2节 第1课时 光的反射现象及定律.ppt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朝阳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莆田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3月)数学(文)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理综化学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六校(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等)2018届高三第四次名校联合考试(百日冲刺)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1(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质量监测(二)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安徽省江南十校2018届高三3月综合素质检测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山西省六校(长治二中,晋城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等)2018届高三第四次名校联合考试(百日冲刺)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原卷版).doc
- 精品解析:【全国校级联考】武汉2018届九年级3月五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最近下载
- 真菌学第二章 真菌的营养体.ppt VIP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pdf VIP
- 2021年聚合支付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docx
-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内蒙古自治区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7).pdf
- DB37T 1317—2025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doc VIP
- 云南省昭通市2026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素养导向”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 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