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2张PPT).ppt

高三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2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总复习专题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22张PPT)

古 代 中 国 史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 专题三: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四: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学、艺术 王朝更替 国家的统一和分裂 重要制度……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治(盛世)乱(统治危机)的变化 改革或变法 农民起义 重要历史人物 古代重要战争 中国古代政治史内容?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奴隶制社会 BC2070-BC476(夏、商、周)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封建制社会 BC475-AD1840(秦-清前期) 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一、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夏商周 1.夏朝:王位世袭制(政治权力传承方式转变) 2.商朝: (1)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①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 ②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③关系: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其控制力是有限的。 (2)政治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3.西周:宗法制,分封制。 分封制(地方行政制度) (1)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室 (2)过程:两次分封:周武王、周公旦 (3)内容: 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诸侯的权利:a.受封时获得土地和人民; b.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c.封疆内对卿大夫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a.服从周王的政令,朝觐述职; b.交纳贡赋; c.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 (4)影响: 积极作用:形成森严等级;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影响: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宗法制(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制度) (1)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核心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划分、关系); (3)特点: 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等级森严; (4)作用: 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思考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思考2:早期(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与神权结合,但权力并未高度集中; (2)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3)具有上古血缘纽带和部落联盟体制遗存的特点; (1)二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2)分封制是权利的分配,宗法制是分配的原则; (3)政治-君臣;血缘-兄弟; (1)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形成; (2)政治:分封制遭破坏,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 (3)军事:频繁的争霸、兼并战争; (4)思想:“百家争鸣” 思考3: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表现 春秋战国的政治特征:大动荡、大变革 宗法分封制崩溃; 王室衰微,地主阶级(士)兴起; 诸侯诸侯争霸; 诸侯称王; 各国改革变法; 兼并战争。 1.秦统一,巩固统治(条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至上,个人独裁,皇位终身制、世袭制; (2)“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2.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及作用 (1)组成: ①皇帝制:皇帝独尊、集权(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相互配合、相互牵制) ③地方行政体制:郡县制(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特点:高度集权 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2)影响: ①奠定古代中国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 ②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重要作用; ③对古代农耕经济及文化发展及中华民族形成(民族融合)起重要作用; ④专制、个人独裁色彩浓厚,阻碍近代民主及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政治经济文化的自由发展)。 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特点 (1)皇权至高无上(无论中央还是地方); 皇帝的决策与执行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 (2)两对基本矛盾贯穿制度发展过程中: 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皇帝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奉 常 郎中 令 卫 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治粟 内史 少 府 太 仆 (牵制) (统率) (虚设) (统率)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