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县先进选树典型材料_郭华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柏乡县先进选树典型材料_郭华彬

在田野播种希望 在农村放飞青春 我叫郭华彬,1975年12月出生,河北省柏乡县人,199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毕业,1999年获得河北农业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柏乡县内步乡党委委员、内三村党支部书记。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家乡,利用大学所学,投资搞了几个小项目。几年下来,已有不菲的收入。县内几家企业也有聘请我搞管理的意向。就在这一年——2003年,柏乡县开始公开选拔大学生村官。我出身农家,从小在农村长大,有着很深的农村情结。毕业回乡后,看到自己的村子还是原来的落后面貌,曾经几次产生过带领乡亲们致富,改变家乡面貌的冲动。县里这次选拔大学生村官,对我来说,正是难得的机遇。于是,我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亲朋好友听说后,没有一个支持的。大家都认为,一个大学生去当村官,刚跳出农门,又跳进农门,实在是一件不能干也不值得干的事。况且,现在农村工作不好做,搞出点成绩不容易,弄不好就会费力不讨好。父亲的态度尤其坚决,连说了几个“绝对不行”。然而,我是个不肯服输的人,认准了的事,就要坚决去做,谁也别想拦住我。我对全家人说:“越是别人认为我干不成的事,我就越要试试,让别人瞧瞧,咱是不是个干事的人。” 经过县里的严格考试考察,我被选中了,并被安排到生我养我的内三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我顶着阻力,带着压力,同时也怀着满腔的激情、美好的愿望走马上任了。 当时的内三村,是全县出了名的后进村、乱村,经济上不去,工作落后,人心不齐,组织涣散,短期内连续换了几任村支书。对我这个嘴上无毛的后生小子,乡亲们投来的是怀疑的目光。有几个好心人劝我:“孩子,趁早回去吧,别栽了跟头让人笑话”。我上任后召开的第一次党员大会,全村49名党员只到了19名。一开会就有人发难:“你当支书我们不反对,可你能让老百姓吃上水不?” 我开始了艰难的前三脚。要想让人服,必须先为乡亲们办点实事,能解决点实际问题,首先是民生问题。党员会上提出的吃水难,确实是村里的头号问题。1300多人的村子,没有一口吃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1公里外的邻村去买。我对乡亲们说:“我回村当支书,不是弄事的,是干事的,请大家给我点时间。” 打井要有钱,可当时的村里,帐上不但没有一分钱,而且还有8万多元的债务。我开始为钱奔走,找县里,跑市里,打报告,陪笑脸,说好话;有时一天跑两次邢台,只吃一顿饭,晚上灰头土脸地回到家里累的躺倒便睡。就这样,一个月后,我带回了从市水务局争取到的三万元打井专项资金,还带来了一支打井队。一时间,内三村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许多人还自发干起了义务工。不到半个月,一口深水井打好出水,内三村从此结束了吃水靠买的历史。 内三村是全县出了名的“泥糊涂村”,全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晴天土,雨天泥,高低不平,连做小买卖的都不愿去,村民出行不便,更限制了村里经济的发展。 为了筹措修路资金,我费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跑市进省,争取专项资金;托朋友,找企业,争取赞助资金;苦口婆心,挨家挨户做工作,争取村民集资;做通家人的工作,自己垫资。经过艰苦努力,终于修通了一条5.8公里长的出村公路,还投资32万元整修了村里的街道。外边的车开进来了,村里的农产品也运出去了。 村里进行电网改造,按规定村民应出一部分集资款。过去村民对村干部不信任,担心集资款被挪用、被挥霍,搞集资一向很困难。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我组织成立了村民参政小组,由村民公推作风正派,德高望重的人参加。集资款由村民参政小组掌管,使用公开。群众服气了,集资如数完成,电网改造进展顺利,很快解决了全村的用电问题。 乡亲们的另一件闹心事是孩子上学。村里的小学建于上世纪80年代,年久失修,透风漏雨,还不安全,冬夏两季常常停学。孩子们不能正常上学,许多家长只好将孩子送到外村的学校,路远需要接送,很不方便。完成了打井,修路,电网改造后,我又向乡亲们许下了建校的诺言。于是,又一次开始了四处“化缘”。经过近一个月的艰苦奔波,多方筹集资金40多万元。不久,一座两层楼的漂亮学校建成了。当乡亲们把孩子送进宽敞明亮的教室时,他们向我伸出了大拇指。 在改变村子面貌,改善民生条件的同时,我又下大力对村里的党组织、村民组织进行了整顿和加强。整修了党支部办公室,党员活动室,配齐了软件、硬件,建立健全了“四组两会”(治安民调组、科技服务组、宣传教育组、参政议政组、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小组会、支部委员会、党员大会和党课)制度。遇到重大问题,都要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沟通、协调。村内各项收支,都在村务公开栏里向村民公布。 村容村貌好了,村民风气正了,干群关系密切了,村里工作顺手了。但这只是我在村官任上的第一步。带领群众致富,成为我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内三村梨树发展起步较早,原有果园120亩,但都是普通的雪梨、鸭梨,由于受到高档水果的市场冲击,加之管理技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