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VIP

云南省玉溪一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玉溪一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云南省玉溪一中09-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第I卷(选择题? 每题3分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题(1—8题,每小题3分 共计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肄业 (yi) 冶游(ye) 相勖(xu) 訾詈(zili) B.敕造 (chi) 鱼凫(fu) 飞湍(duan) 猿猱(rou) C.扪参(mensen) 砯崖(pin) 嘲哳(zhaozha) 贾人(gu) D.惘然(wan) 马嵬(wei) 数罟(cugu) 氓隶(mang) 答案:A;(B项应为:飞湍(tuan) 猿猱(nao);C项应为:扪参(shen) 砯崖(ping);D项应为:惘然(wang) 氓隶(meng) )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 驱逐 诬蔑 忌恨 ?  B.豁然开朗 匿迹 酷署 兑现 C.安之若数 镣铐 加锁? 弥谤 D.浅尝辄止 以身作责 终南捷迳 造旨 答案:A;(B项应为:酷暑 C项应为:安之若素 枷锁 弭谤 D项应为:以身作则 终南捷径 造诣) 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面对行凶的歹徒,人们都在观望,致使受害者惨死街头。事后相关媒体对这种群体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称之罪不容诛。 B.在地摊上买药要特别小心,鱼龙混杂的东西多得很。 C.你一旦进入了生活知识的宝库,就会感到又喜又惊,乐不思蜀。 D.我国国人——特别是农民,绿色意识怕是还停留在中古世纪——这并非耸人听闻之谈。 答案:D,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A项“罪不容诛”:指所犯之罪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形容罪大恶极。B项“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应为“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C项:“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多指沉湎于某种快乐,应改为“流连忘返”。)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 B.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家、400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C.经过美国的连续轰炸打击,使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D.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系统工程。 答案:D (A项搭配不当,“加快”和“规模”不搭配,应改为“扩大规模”。B项 “这”指代不明,改为“有”;缺少主语:改为:有两篇论文受到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并给予了它们高度评价。C项介词使用不当,造成缺少主语,应改为:在美国的连续轰炸打击下,阿富汗塔利班组织已基本土崩瓦解。) 5﹑﹑﹑﹑阅读下面段文字完成—11题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向。“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后已的精神。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人入侵,他任兵部侍郎,是最得力的主战派,结果为投降派所排斥,遭贬谪。南宋初,李纲被高宗赵构起用为相,修内治,整边防,力图收复中原失地,又为投降派所不容,很快罢相后居鄂州。《病牛》这首诗便是他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在鄂州所作。作者屡次被谪,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这与其笔下身体病弱、力耕负重、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是何等相似!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病卧残阳”之志。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