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伤寒论腹诊.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伤寒论腹诊

《伤寒论》腹诊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腹部的望、闻、切等方法,取得一系列的客观征象,亦称腹证或腹候(以下均称腹候)。每个腹候具有特定的中医辨证意义,从而为诊断提供了依据,并指导治疗。腹诊的内容在《内经》、《难经》中就有许多记载,至《伤寒杂病论》,腹诊内容大为丰富,且与辨证论治密切结合,在中医腹诊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第一节 腹诊的基本原理 胸腹部是人体重要脏器的居所,如《灵枢·胀论》说:“脏腑之在胸胁腹里之内也,若匣匮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异名而同处,……夫胸腹,脏腑之郭也。”“有诸内必形诸外”,五脏六腑在发生疾病的过程中,必然导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失调而反映到体表,故《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从仲景诊腹描述的腹候看,包括腹腔、盆腔脏器,有肝、脾、胰、胃、胆、大肠、小肠、肾、输尿管、膀胱、子宫及附件等脏腑的症状和体征,而且从临床诊察可知不少心肺疾患在腹部也有症状和体征出现,因此诊腹部可了解五脏六腑的病变。 仲景腹诊中多次提到的腹满、腹胀等腹候,除了可以是患者的自觉症状外,客观体征上是指腹部的膨胀及皮肉(腹壁)的鼓张,即张力。有腹满、腹胀的病人,腹部按压时可感到抵抗增强。腹部的阻抗是由整个腹壁的紧张度、腹腔充实感、内脏的阻抗所显示的内脏-体壁反射合在一起构成的。而腹壁的紧张度直接反映了腹壁皮内层、腹肌层的阻抗,同时亦受内脏的阻抗和腹腔充实感的影响,因此能显示生理病理的情况。腹诊时虽在腹壁体表按压,但可以从腹壁的张力来了解腹部的生理、病理表现,而腹壁的张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身的紧张度,因此可通过腹诊来了解全身的生理病理状况。 第二节 仲景腹诊的主要诊察项目和部位 仲景腹诊的范围主要是胸胁及全腹。在这些区域内所作的腹诊诊察项目甚多,每一个腹诊诊察项目,即腹候,均有其特定的诊察部位,并反映诊察的结果,即腹部的症状和体征。现就主要腹候作一介绍。 一、腹胀满:腹,仲景讲的腹部的范围指“从心下到少腹”(《伤寒论》137条),这一区域即指从剑突下、左右两肋弓缘以下,直至耻骨联合、左右腹股沟以上的区域,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全腹范围。在全腹部出现的症状和体征有满、胀、里急、痛等。胀,皮肉鼓张,是客观体征。《灵枢·胀论》:“夫胀者皆在于脏腑之外,排脏腑而郭胸胁,胀皮肤,故命曰胀。”可见胀从望诊可得知。满,在《说文解字》中有两个涵义,一是满通闷,烦闷是主观感觉,二是盈溢、充盈,是客观征象,看上去膨大、饱满。因此,腹胀、腹满的病人,腹部望诊可见膨大充盈,切诊按腹时可感到腹壁的抵抗增强。腹胀满或腹满在仲景书中颇为多见,如腹满,《伤寒论》中有25处,《金匮要略》有18处。 二、胸胁苦满:胸胁,沿左右肋骨弓缘向上直至乳下。在这一部位有满闷不适,既可是自觉症状,又可以是一个他觉的体征,即切按胸胁肋弓下缘,向乳头方向推进,可感到抵抗,并或引起病人胀闷,甚则压痛。如《伤寒论》231条说:“……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 胸胁苦满只在《伤寒论》96条提到,其余如104条、147条、229条等提到“胸胁满”,其他条文提到的“胸胁烦满”,《金匮要略》中提到的“胸胁逆满、胸胁苦痛”等,均当属此候。 三、心下痞硬:心下,心字的原义除了指心脏外,还有一个含义,如《说文解字》所说是“在身之中”。因此心下不是指左乳下心尖搏动处之下,而是指剑突下的中上腹部,即鸠尾穴到中脘穴的部位。痞,此处指满闷窒塞感,按诊时为软。硬,当指按诊时有明显抵抗坚实之感。故心下痞硬是指中上腹部有自觉满闷窒塞感,按诊有抵抗感;或按诊有抵抗感,且使满闷窒塞感加重,甚则疼痛;如病人无自觉症状,但按诊时产生满闷窒塞感,甚则疼痛,此种亦称为心下痞硬。心下痞硬在《伤寒论》中凡八见,心下痞凡五见。此外,心下石硬(《伤寒论》135条),心下痞坚(《金匮要略》木防己汤证)的腹候表现与心下痞硬相似,但按压时的抵抗感更强。 四、腹痛:腹痛,有的是指病人自觉症状,但有不少是指客观体征,即腹诊时按之则痛,如《伤寒论》137条:“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340条:“小腹满,按之痛”,《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腹中寒气,雷鸣切痛”,及“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等等。涉及范围有全腹、中上腹、脐周、少腹等。该腹候在《伤寒论》中凡15见,在《金匮要略》中凡22见。 五、少腹硬满与少腹急结:少腹,指脐水平线以下,至耻骨联合及左右腹股沟以上区域。描述少腹部的腹候,《伤寒论》中有6处,《金匮要略》中有8处,共有10种不同提法,如少腹满、少腹满痛、少腹坚痛、少腹硬、少腹硬满、少腹急结、少腹里急、少腹弦急、少腹拘急与少腹肿痞,其中少腹硬满与少腹急结主要属客观体征,故为代表。此处之硬、满、坚等词的含义同前。急结与弦急、拘急的含义相似,指腹肌紧张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