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选】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
纤维原料的鉴别方法
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密度测定法、染色法、试剂着色法及溶解法等。仅用一种方法,一般不能立刻确定纤维的类别,必须根据数种方法的测试结果,来作综合分析。初步鉴别时,可先用费时较少的燃烧法或显微镜观察法,当这种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再采用其他方法补充鉴定之。 一、燃烧法 各种纤维的燃烧特性见表3—26
纤维名称 燃烧状态 气味 灰的状态 棉、粘纤、麻、铜氨纤维 燃烧块自动蔓延,烧焦部分呈黑褐色 烧纸味 灰白色粉末 蚕丝、羊毛 卷缩燃烧,一边发泡一边冒火焰 烧毛发味 松脆黑色块状或圆珠 醋纤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醋酸味 松而脆黑色灰烬,未烧部分呈黑块 锦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缓慢燃烧、熔融,离开火焰易熄灭 氨化物的气味 象透明玻璃小球,冷却前拉伸呈线状 涤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缓慢燃烧,离开火焰继续燃烧 芳香味 硬的黑色圆珠 腈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熔融燃烧冒黑烟 特殊臭味 不定型黑色硬块 维纶 近火焰后一面收缩一面燃烧,有黑烟 特殊甜味 形状不规则很硬的黑色灰烬 氯纶 近火焰熔化收缩,接触火焰燃烧,离开火焰自行熄灭 特殊臭味 很脆的黑色灰烬 丙纶 近火焰边熔融、边燃烧 轻微的沥青气味 硬的黄褐色小球 二、显微镜观察法 使用Y172型纤维切片器,将纤维切成极微的横断面薄片,用一般的生物显微镜,即可观察各种纤维的纵向和横向截面的形态,从纤维的形态来区别各种天然纤维和化学的类别。但合成纤维的外形只能做到大致地分辨。纺织纤维纵向与横截面形态特征见表3—27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名称 纵向 横截面 名称 纵向 横截面 棉 扁平带状、天然扭曲 呈腰子型,有中腔 涤纶、锦纶、丙纶 平滑 圆形 羊毛 鳞片 圆形 维纶 1—2根槽 腰子形 蚕丝 平滑 三角形 氯纶 1—2根槽 近圆形 亚麻 横节竖纹 多角形,中腔小 腈纶 平滑或1-2根槽 圆形或哑铃形 苎麻 横节竖纹 腰子形有裂缝 醋纶 1—2根槽 不规则带形 粘纤 纵向沟槽 齿形 富纤 平滑 较少齿形、圆形 化学纤维中的异形纤维,其纵向及横向形态随喷丝孔的几何形状不同而不一,故不包括在此范围内,一般异形纤维有三角形、蚕豆形、椭圆形、十字形或不规则形等。 三、纤维密度测定法 测定纺织纤维密度的方法很多,有浮沉法、液体浮力法、比重法、气体容积法、密度梯度管法等,测定纤维密度,即可鉴别纤维的类别,各种纤维的密度如表3—28 表3—28
纤维名称 密度(克/厘米3) 纤维名称 密度(克/厘米3) 丙纶 0.91 涤纶 1.38-1.39 氨纶 1.0-1.3 氯纶 1.39-1.40 锦纶 1.14-1.15 亚麻 1.50-1.52 腈纶 1.14-1.19 苎麻 1.54-1.55 维纶 1.26-1.30 粘纤 1.52-1.53 羊毛 1.30-1.32 富纤 1.49-1.52 醋纤 1.32-1.33 棉 1.54-1.55 蚕丝 1.25-1.33 玻璃纤维 2.54 关于分离液比重与混合比,可按表3—29配置,对不同原料可观察沉浮,来证实纤维性质。 表3—29
分离液比重(Y) 四氯化碳(%) 二甲苯(%) 1.201.321.401.451.501.541.59 46.165.573.580.387.192.7100.0 53.937.526.519.712.97.30 20℃时,分离液比重Y=0.873+0.721V 式中:V——四氯化碳容积百分率。 20℃时,四氯化碳比重为1.594(分析纯)。 20℃时,二甲苯比重为0.873(分析纯)。 四氯化碳的蒸发速度是二甲苯的数倍,配置的分离液时间一久,比重变轻,因此分离液必须现用现配,分离液与水不能混合,试样的水分影响测定的比重,应当注意。 四、试剂着色法(见表3-30) 表3-30
纤维类别 锡莱着色剂着色(1) 碘、碘化钾液着色 有无氯(2) 有无氮(3) 棉亚麻蚕丝羊毛粘纤铜氨纤醋纤锦纶涤纶腈纶维纶氯纶 蓝紫蓝褐鲜黄紫红阴紫蓝绿黄淡黄微红微红褐不染色 不染色不染色淡黄淡黄黑蓝青黑蓝青黄褐黑褐不染色褐淡蓝不染色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有 无无有无无无有无有无无 (1)用碘20克溶解于100毫升的碘化钾饱和溶液中,把纤维浸湿30秒到1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即可判别。 (2)把纤维帖在热铜上,使它放在氧化火焰中,如冒绿色火焰,就证明有氯。 (3)用一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