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被埋没了的天才尼古拉 特斯拉传记第二.docVIP

转载 被埋没了的天才尼古拉 特斯拉传记第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载 被埋没了的天才尼古拉 特斯拉传记第二

转载 被埋没了的天才尼古拉 特斯拉传记第二 [转载]被埋没了的天才尼古拉.特斯拉传记第二十一章 2011年04月03日   发明雷达与导弹   唐建文译著,张卫民校对并评注   天才勤奋性难移,   勿需催促自努力;   终生运筹演大戏,   惊世伟业创奇迹。   搞发明只争朝夕,   追理想终志不移;   挤时间睡都可惜,   讲奉献恩惠全舆。   沃登克里弗遭受损失之后,特斯拉倾家荡产了。这丢人的消息在社会上不胫而走。特别是在1916年3月,特斯拉因拖欠市里935美元个人所得税一案,被传到纽约法院受审。谢尔弗一连几天彻夜没有合眼,谢尔弗一直为他这位上司及其税收问题提心吊胆,现在果然大难临头了。每家地方报纸都登载了这条消息。对特斯拉来说,这场灾难来得太残酷、太冤枉了,因为这时正好赶上爱迪生被委任到华盛顿担任一项重要的国际研究职务,而马可尼公司、威斯汀豪斯公司、通用电气公司以及成千上万家较小的公司,都因使用特斯拉的专利而大发其财。   特斯拉这次在法庭上被迫承认,多年来他在华多夫一阿斯托丽亚饭店一直靠借钱过日子,他自己一分钱也没有,一身是债。沃登克里弗占用的土地被没收了,后来转卖给了一位纽约律师。还有报导说,这位发明家对他的税收债务满不在乎,因此可能被捕入狱。   可是,当此风雨飘摇之时,特斯拉总算琢磨成功并公开发表了一种新东西的基本原理。经过将近三十年之后,这种东西便取名为“雷达”。   1917年4月,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仅在这一个月之内,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协约国船只,几乎达到一百万吨的吨位。因此,研究出能够侦察到潜艇的办法,这是当务之急。至干预测空袭的办法,大家却置之泰然,虽说德国的远程飞机和飞艇已经开始不断袭击法国中部和英国了。这时已经可以预料到,飞机轰炸最终将具有可怕的破坏威力。不过当时还不至于如此。当时人们还都觉得,空战是一种充满豪情和蔚为壮观的事情,因此大家都是一股子英雄主义劲头,就连在空战中遭秧的人们也不例外。   当德国飞机飞到巴黎投放第一批炸弹时,巴黎人都挤到大街上伸头观看。当伦敦遭受空袭时,伦敦人纷纷奔往落弹地点,一路上把樱草花和灌木篱笆踩得七零八落,东倒西歪。根据一位记者描写,一架飞机冒着浓烟从天空裁落下来,“这无疑是伦敦人从来没有观赏过的最精彩的免费表演。”   《剌针报》说,当时的景况真可谓是可歌可泣,就连轰炸中受害的人也面不改色。事实上,英国人都欢迎有机会显耀一下记者所说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精神,种族的精神。自从战争爆发以来,千家万户在那司空见惯的刺激面前怍出的反应,把这种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至……”战争使英国人更加富于英国人的气派了。   在这种环境之下,毫不奇怪,当特斯拉考虑雷达的军事用途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测定船只和潜艇的位置,而不是测定敌人的轰炸机。特斯拉在1900年6月的《世纪》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全面提出了雷达的总概念;“驻波……要超过向一定距离之外发出的无线电报……比方说,通过利用驻波,我们可以从一个发射站任意给地球任一特定区域造成电效应;我们可以测定一种移动物体如海上船舶的相对位置或路径,测定该物体的经过距离或者速度……”   特斯拉还在1917年8月的《电气实验家》杂志上发表文章,描述了近代军用雷达的主要特点:“如果我们能射出一种密集的射线,即一束以极高频率(比方说几百万周/秒)进行电振荡的微小电荷,然后这种射线被一种东西,例如潜艇壳身反射回来,此时我们又将这种射线加以截收,在同一条船或者另外一条船上将截收得到的射线显示在荧光屏上(类似X射线方法),这样一来,测定隐蔽着的潜艇位置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此种电射线必须具有极短的振荡波长,而最大的问题也就在于此,也就是说,如何能够造成足够短的波长和巨大的能量……”   “探测射线可以断断续续地发射,这样可以猛烈地发出极其可畏的强大的脉动电能射束……”   特斯拉所谈的就是大气脉冲雷达的特点,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只有几个月,这种雷达终于在一次应急计划中制造成功。(1935年正式承认英国的罗怕特·A·沃森—沃特制造成功雷达原型。但是近代微波雷达的历史,则从制成多腔碟控管的1940年算起。引自《大英百科全书》)特斯拉本打算将这种射线用做水下雷达,但是后来的科学家们办不到。近年来虽然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科学家们始终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将光、高频无线电波束或雷达传播到海洋深处。但是,特斯拉的超低频(ELF)波今后将会穿透海洋,而且可以用于另外目的(见三十章),即用于通信。(洛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制成的蓝绿激光通信系统就具有同样功用)。   在海军方面,爱迪生很可能从中插上一手,将雷达束之高阁。爱迪生此时已是一位负责发明事务的白发苍苍的政界元老了,爱迪生受命主持在华盛顿新设立的海军顾问局,其主要任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