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奶牛生产中的问题与处理方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奶牛生产中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浅析奶牛生产中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包淋斌 学号:0202012194 (江西农业大学 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江西 南昌 330045) 摘要:本文分析当前国内奶牛生产量少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只有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才能解决产量少的问题。 关键词:奶牛生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 Abstracts:This article analyses of the problems of less amount of domestic dairy production in the current。put forward only for intensive, large-scale, standardized of breeding development can resolve the less amount of production problems. Key words:Dairy production; Breeding; Intensive; Large-scale; Standardized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牛奶需求量不断增加,牛奶生产也越来越受重视,我国鲜奶消费逐年增加,在人口增长对耕地和粮食的压力日益增加的今天,以较少的精料投入换取更多的动物蛋白,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奶牛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草食家畜,牛奶是最优质营养源,奶业是节粮、经济、高效产业。奶牛能将饲料中能量的20%、蛋白质的30%-40%转化到奶中[1]。此外,牛奶中含有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比较齐全,脂肪溶点低,是人们理想的动物营养源食品,牛奶起到了“人类保姆”的重要作用[2]。我国人民的奶类消费水平很低,1998年中国人均占有奶量仅为6.8千克/人。尽管我国奶品消费总量和人均消费量增长了4倍,但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奶37公斤相比相差甚远[3]。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奶牛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发展奶牛数量的前提下,提高奶牛品质和饲养水平是发展我国奶牛业的当务之急[4]。随着我国乳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奶牛业也发展迅速,呈现了养牛热的大好局面。但目前中国奶牛生产方面仍存在着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奶牛生产水平低的因素 中国现代奶牛业起点低 我国的奶牛饲养虽然历史悠久,但主要是在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利用黄牛挤奶供作食用。到1840年左右,我国才从英法等国引进荷兰牛,娟姗牛等品种,但为数很少。为了增加奶牛的数量,1878年后,上海浦东开始用荷兰牛与黄牛杂交但数量有限。据中国年鉴记载,1936年我国有奶牛9490头。其中荷斯坦牛2607头,爱尔夏牛171头,更赛牛138头,娟姗牛102头。改革开放前,80%的奶牛在城郊国营农场饲养;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华奶牛3352头。其中主要品种为美国等国的荷斯坦牛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爱尔夏牛与娟姗牛等9个品种。但当时国内奶品市场因受国际市场奶品倾销的挤压,再加上多年乱战,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只有荷斯坦牛2万余头,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南京、重庆等大城市[5]。进入新世纪以后,70%左右的奶牛由农民饲养。由于受农村经济发展条件特别是农民自身资金积累能力的限制,大多数个体农民没有能力购买很多奶牛,难以形成规模饲养,没能力建成较好的牛舍,购买挤奶机、TMR等饲养、管理机械,奶牛改良计划,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社会服务难以推行,生产能力也就难以提高。由于受到饲养分散、管理水平低的困扰,成母牛单产一直在低水平徘徊。相对于美国而言,其在1870 年奶牛就达到967.2 万头(指泌乳牛或成母牛),至1940 年上升至2 494 万头,达到历史最高峰,后来虽逐年下降,1960 年降至1 952.7 万头,2006 年更降至911.2 万头[4、6]。但是由于奶牛品质和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 美国奶牛的单产却突飞猛进,1910 年, 奶牛年平均产奶量仅为1316.3kg,2006 年却飙升至9049.8kg。最近15 年(1991~2006 年),奶牛年单产上升2 231.7kg(32.73%) 虽然我国有众多千头牛场,但是更多的奶牛分散在散养户,规模超过100 头牛的牧场仅占20%。牛场的总数目是美国的近40倍,因而管理相对混乱,养殖水平参差不齐。我国的养牛业无论养殖的观念还是管理水平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许多农村散养户,其养殖的方式仍参照猪禽的养殖,大大影响了奶牛单产的提高。 饲料成本高,粗饲料质量差 奶牛是草食动物,饲喂奶牛应该在满足其足质足量的粗料后再考虑精料的饲喂量,因而在奶牛上精料称之为精料补充料。奶牛在不采食任何的精料情况下,仍可以满足维持需要和每天10kg的泌乳。一定程度上讲粗料的重要性要大于精料,而现在很多养殖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