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班淡威威09-北京申奥公关案例研究精选
北京申奥公关案例研究 『北京奥运的专业公关』 当北京市还处于奥申委时代,公共关系就是奥运会众多工作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在2002年的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北京奥申委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项目获得了第五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特别奖,北京奥组委常务副主席刘敬民在获奖发言中感叹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申办奥运会就是一个特殊的公关过程。” 的确,公共关系工作为北京成功申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北京奥申委公关服务商,万博宣伟中国区总经理刘希平回忆,在距离申奥投票7个月的时候,万博宣伟与北京奥申委制定了四大公关策略,围绕这些策略,奥申委执行了一系列公关项目…… 北京奥申委制定的四大公关策略: 一、口号的博大包容性 二、申奥会徽的丰富内涵: “新北京,新奥运”的口号朴实而动人,表达出中国人对奥运这一体育盛会经久不息的热情,也含蓄地表达出了北京以崭新面貌卷土重来的巨大决心和办出一届具有中国特色奥运会的信心! 会徽运用奥运五环色组成五角星相互环扣,同时又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品“中国结”的象征,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团结、协作。交流、发展、携手共创新世纪,五星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表现出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精髓。 三、中国政府的鼎力支持: 四、95%民众支持率 国际奥委会执委何振梁在申奥陈述时说:“选择北京,你们将把奥运会第一次带到世界上拥有1/5人口的国家,让十几亿人民的创造力和奉献精神为奥林匹克服务。”这是北京申奥的理由和目标,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有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一、4月4日(申奥揭晓倒计时100天),北京奥申委提出了4月4日为全国 支持北京申奥统一行动日的倡议。这个倡议得到了全球华人的积极响应,申奥热潮风起云涌。 二、 5月8日,全球华人支持北京申奥联合委员会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举办了以“全球华人心连心,齐心协力申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三、6月16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和中国台北田协共同举办了“北京奥运·炎黄之光”海峡两岸长跑活动。 四、6月23日,美国西部华人在雄伟的居庸关举办了祝北京申奥成功的“奥运龙——大地艺术作品展示”活动。 北京申奥中具有最高的民众支持率。95%支持北京申奥的民众和受中国奥运情绪感染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这是北京申奥最重要的目标公众。挪威籍国际奥委会委员乔恩·奥拉夫感慨万分地说:“北京申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中国民众的支持。” 北京在10多亿人民的支持声中并未沉醉于大做表面文章,而是紧扣“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提出了人人参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奥运口号,承诺投入118亿美元以改善环境,另外还有一个全面的环保教育计划,提出了比赛场馆等设施的建造计划,表达了普及体育的信心,宣传北京的人文气息,提出将高贵典雅的东方神韵与活力四射的现代奥运会完美结合,为奥运会注入新血液、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一、新闻传播发力 北京奥组委十分重视媒体传播工作,据了解,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奥组委将接待的国际注册媒体人数近2万人,非注册媒体人数预计超过2万人,远远超过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媒体人数。 2007年1月1日,北京奥组委正式实施《北京奥运会及其筹备期间外国记者在华采访规定》,《规定》解除了以往外国记者在中国采访的各种限制条件,例如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再必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记者赴地方采访无需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以及简化采访器材入关手续等,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采访大开方便之门。 北京奥组委对媒体的服务可谓无微不至。为了方便外国记者采访北京奥运会,2007年5月中旬,北京奥运新闻中心迁到了朝内大街新闻出版局数字大厦,新址距很多境外媒体记者居住区更近,站在新闻中心窗前,向左看是外交部,向右看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使这个地方成为境外媒体记者获取信息的“风水宝地”。 二、积极游说 三、接待参观 北京奥申委吸取了悉尼申奥的成功经验,“不要光自己说,还要让人家看”。 北京奥申委主动与西方媒体广泛接触,邀请了外国记者来华访问,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北京。2001年2月21日,以海因·维尔布鲁根为主席的国际奥委会评估团一行1 7人,对北京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维尔布鲁根说:“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北京申办奥运会得到了政府和民众的大力支持,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 四、良好的国际公众形象 : 北京在申奥投票第二轮就以56票的绝对优势胜出,其中很多票源自亚非拉国家。因为中国政府力所能及的帮助,使这些国家中的部分国家的体育基础设施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不仅如此,中国政府还承诺用奥运会所得来发展这些国家的体育事业,这些国家虽然不大,影响力有限,但在国际奥委会大家庭中却享有平等投票权。 中国奥申委的这一系列举措,使这些国家的成员们大为感动,所以支持北京申奥也就成了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