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VIP

江西省九江一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省九江一中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 A.执拗(niù) 悚然(sǒnɡ) 暮砧(zhēn) 溯流而上(shuò) B炮烙(páo luò) 敛(liǎn)容 ?? 转徙(xǐ) 恬然自得(tián) C.忖度(cǔn dù) 烟霭(ǎi) 惘然(wǎnɡ) 悄无声息(qiǎo) D.盥洗(ɡuàn) 纨绔(wán kù) 石栈(jiàn) 马嵬(wéi)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1)报纸杂志要开展重要活动,可以发出 ,组织征文活动。 (2)两千多年前的剑刃还如此锋利,实在令人 。 (3)澳门回归祖国,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这是 的。 A 启示 惊异 毋庸置疑 B 启事 诧异 无可辩驳 C启事 惊异 毋庸置疑 D启示 诧异 无可辩驳 3.下列各句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B ) A小时侯,父亲对我们兄弟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B敦煌石窟的几千尊的大大小小的石佛雕像,形态万千,简直是鬼斧神工的雕塑品。 C张大爷通情达理,对儿子因车祸致残这件痛心疾首的事,已经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D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农业是否稳定,是关系到各项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实现“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的任务。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C.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 D.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历史悠久的祖国,历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分裂只是暂时的。 解析:A项缺少“是”的宾语,应加上“的问题”或去掉“是”;C项动宾搭配不当,把“创造出”改为“提高”;D项不合逻辑,“历来是一个统一”与“分裂只是暂时”矛盾。 答案:B ???C)   A.李白,字太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蜀道难》就是体现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杰作之一。   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诗三首》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之作,或感叹时事,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感情深沉,韵律精美。   C.白居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琵琶行》是一首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长篇抒情诗。   D.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6、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月光是引人清心的,因此在中国旧诗词里不知有多少关于月的吟咏,像“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但那多是赞秋月的,而今是冬月,没有 ,没有 ,但空旷、辽阔。 A①虫的吟唱,花的清香 ②浓浓的树影,萧瑟的秋风 B①花的清香,虫的吟唱 ②浓浓的树影,淡淡的秋风 C①虫的吟唱,淡淡的秋风 ②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D①花的清香,浓浓的树影 ②虫的吟唱,萧瑟的秋风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8分) 君了与礼的关系 舒善柏 孔子对“礼”推崇备至的事例不一而足,这里举两个基本例子,如有一次谈到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是六十四人的舞乐,本是西周天子用的,而身为天子下面的大夫季氏竟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在孔子看来,当然是“不可忍”。又如,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衷公,请求衷公出兵讨陈恒。可见,孔子对这种“臣弑君”当然是更不可忍。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孔子推崇周代以来形成的礼制,是情有可原的,虽然这仍是维护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封建等级制度,但对调节当时的社会矛盾无疑具有现实意义。需要点明的是,孔子所提倡的“礼”决不是对“周礼”的简单复制,而是有所损益的,正如他所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者,虽万世可知也。”这种损益最为突出的表现便是:孔子站在新时代的前沿,大胆地提出“仁”的思想,并把“仁”的这种道德规范融入“礼”的具体内容中去。即用“仁”来规定“礼”,遵循“礼”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仁”的境界。如他说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便说得十分明了。 总之,“礼”在孔子时代无疑被视为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社会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