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精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精选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英语102 孙梦妮 2118110 人物介绍 白居易(公元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75岁病逝,葬于洛阳龙门香山琵琶峰,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 白居易一生好酒,自号“醉吟先生”,也是一位喜欢歌舞音乐的发烧友,否则写不出《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样艺术技巧极高的名篇佳句。他在《庭亦月》诗中说:“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诗末又自己注明:“菱、谷、紫、红,皆小臧获名也。”所谓臧获,就是奴婢。这四个人实际上都是家妓。 他从刑部侍郎的位置上退休后,在洛阳盖了一别墅。《池上篇并序》中说“罢刑部侍郎时,……洎(jì)臧获之习筦(同“管”)磬弦歌者指百以归。”就是说他的别墅里,能歌善舞吹拉弹唱的家妓有一百多个。他还说:“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哈,真是神仙的生活。 如今,我们形容美人的嘴巴小,用樱桃小口一点点,美人的腰肢细软,不盈一握,用杨柳细腰、小蛮腰来形容。这是实有其人的,就是白居易的两个家妓。一个叫樊素,一个叫小蛮。一个善歌,一个善舞。 白居易有诗云 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黛青描画眉,凝脂若雪肤。 回眸一笑过,倾国倾人城。 早年就对“小蛮腰”一词起疑,不晓其意,至今方明其出处,实为无心插柳柳成荫。其实,白居易当时任刑部侍郎,官正四品,按规定只能蓄女妓三人,但他的家妓除了樊素、小蛮和春草以外,专管吹拉弹唱的就有上百人。 细想,樊素应该也是杨柳腰,小蛮绝非不是樱桃口,诗人或许因二女擅长各异,故突出描绘吧。 杨玉环因能歌善舞,容貌绝代,深得明皇宠爱,后人用“羞花和倾国”来形容她的娇媚。白居易《长恨歌》中有“芙蓉如面柳如眉”的句子,是说玄宗回归旧都,看见太液池的荷花,想起贵妃的娇容,看见未央宫的柳叶,想起贵妃的弯眉。诗人并未用樱桃口,杨柳腰来描写,可见真正能堪当“杨柳、樱桃”的美女实属少数。 我喜欢苏东坡“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你看苏大才子不具体地描写佳人如何美艳,只取了一个意象,那就是———樱桃。    我不知道“樱桃小口”是不是自那时起就在坊间流行开来口耳相传一直到今,总之现在是不了,现在审美已经逆转,女人嘴大,那叫性感。 其实,在唐代,家妓非常流行,名门仕宦之家普遍都有家妓。虽然,他们往往被视为和马匹、物品一样,但是她们依然是有感情的血肉生灵,而且她们既然能成为多才多艺的家妓,也是非常聪明伶俐的,所以《全唐诗》中也时常显现她们的身影。 “樊素、蛮子者,能歌善舞。” ——《旧唐书·白居易传》 要知道新旧唐书一向以严禁精炼闻名,连岑参这样既是堂堂四品的朝廷命官,又是非常知名的边塞诗人,也居然没有立传。樊素和小蛮能在史书中留名,也算是十分难得了。 白居易对樊素、小蛮是相当喜爱的,他曾有诗道:“十年贫健是樊蛮”。 【 春尽宴罢,感事独吟】 白居易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独掩扉。 病共乐天相伴往,春随樊子一时归。 闲听莺语移时立,思逐杨花触处飞。 金带缒腰衫委地,年年衰瘦不胜衣。 这是唐文宗开成5年(863年)的春天,白老爷子关于樊素的一首诗。此时的白居易满头白发,病躯奄奄,已是六十四岁的老人了。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旧时,已经是风烛残年。酒宴散后,正值暮春三月,春尽花残,更添伤感。白居易突然感到莫名的惆怅和寂寞,他又想起了他最心爱的歌姬樊素,然而正像诗中所说的“病共乐天相伴往,春随樊子一时归。”,樊素和那烂漫春光仿佛一起走远了,留下来的只有满怀的病愁。 但是樊素小蛮为什么走了呢? 在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