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该向谁学习?.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企业该向谁学习?.pdf

中国企业该向谁学习? 2009.05.13 来源:《中外管理》作者:邓羊格杨光 ——分享“榜样大餐”! 企业界自信十足 关于“中国企业到底应该向谁学习”的争论,随着近年来产、学界日益涌起的“管理中国造” 思潮而越加激烈,至今莫衷一是。 半年来,本刊为此命题也做了大量的调研。结果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相对于 学界与咨询界,企业界人士对此问题的答案明显倾向于一致。比如:本刊曾分别通过本刊网站 与年会现场问卷进行了调查,结果几乎完全吻合:将近六成(分别为57.1%和59.4%)的被调 查者都认为中国企业“应走自己的路”,而只有三成左右(分别为28.6%和33.0%)认为“应该继 续学习西方经验”,两者相差悬殊。而这,和本刊平时与企业家们一对一交流时留下的印象也 大体一致。由此可见,在中国一线企业家心目中,创建“管理中国造”的冲动与自信是很强烈 的。 咨询界各有所持 而与中国企业家们一致“自力更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被称为企业“外脑”的咨询界,对 此命题却由于“出身”不同,而观点殊异,甚至针锋相对。 “海龟”们赞成百年前洋务运动时的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跨国外脑”们,则很瞧不起中国企业家常说的一句话:“这是中国特色”,认为这不过是为 不规范的管理行为遮羞。区区20年,中国企业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管理体系。 而“本土外脑”们则认为:眼下流行的管理理论,只适用于西方跨国公司。如果说它们是骆 驼,中国企业充其量是一只兔子。骆驼骨架大,前进需要稳健。而兔子比较小,速度与灵活则 是生存之本。骆驼和兔子的另一个本质不同在于:骆驼有驼峰,有足够的储存,可以不喝不吃 穿越沙漠;而兔子不行,必须一边跑一边吃喝,否则很快就会完蛋。 三种答案都有道理,但也都有失偏颇。 比如“海龟”们虽然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从来没有说清楚:哪些是体?哪些是用?体 与用究竟如何对接才不会出现排异? 比如“土鳖”们虽然以骆驼和兔子做了形象的比喻,并得出结论:兔子学不了骆驼,但兔子 永远就是兔子吗?会不会很快进化成骆驼?如果是必然,那么学习骆驼的生存方式是不是越早 越好? 比如跨国咨询公司们不知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史实:中国管理思想虽然在近代中国没能催 生产业革命,但却在日本工业化过程中焕发出了异彩。日本著名管理学家伊藤肇认为:“日本 实业家能够使战败后的日本经济迅速复兴,中国经典思想的影响力,应居首功。” 不可偏废的三个标杆 那么,到底中国企业向谁学习呢? 本刊综合资料分析,中国企业学习的目标不外有三:向中国传统思想学习;向我党军队学 习;向跨国公司学习。三种学习都不可偏废。 新加坡人马凯硕在近著《亚洲人会思考吗?》中认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强国占有 的文化、传播、经济、军事资源在增多,文明的交融与交流将很难平衡。弱势文化面临着被强 势文化同化的危险,这个同化与反同化的过程中必将矛盾迭起,也增加了后发国家寻找自身发 展模式的难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亚洲学者纷纷认识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亚洲国家都无法完全复制 西方模式,亚洲人必须找到一条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在交融与学习、借鉴的过程中,更重要的 是不迷失自我。 为此,在分享不同风味“榜样大餐”之后,我们各界都共同有责任回答:中国企业会思考 吗?该如何思考? 学习跨国公司的六支标杆 ■ 姜汝祥 “我们应当面对一个基本的现实, 这就是中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存在的差距, 其实不仅是战略层面的,而是整体性的!” 我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家有没有清醒地意识到,WTO真正的挑战在于“国际化规则与世界级 水平的运营”——这种挑战才是致命的。 我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学习的时候,参加了全球12个国家的上百家跨国公司竞争力 研究。研究借鉴了美国国家企业质量奖的标准,从6个方面建立了一个对企业发展水平的评价 系统:1.战略规划;2.绩效管理;3.企业文化;4.公司管理控制;5.营销;6.领导力和团队。在 此基础上,我结合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研究。 我们应当面对一个基本的现实,这就是中国优秀企业与世界级企业存在的差距,其实不仅 是战略层面的,而是整体性的! vs vs 战略:权谋vvss制度的差距 中国企业以“权威谋略”为中心,世界级公司以制度和文化为中心。 目前,中国企业家分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权威谋

文档评论(0)

danli2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