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2018教材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 感染性心内膜炎 南京鼓楼医院心脏科 余洪松 定义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 赘生物:血小板和纤维素的团块,内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细胞 受累部位:瓣膜最常见,亦可间隔缺损部位、腱索、心壁内膜 分类(病程) 急性 中毒症状明显 病程进展迅速,数天—数周 感染迁移多见 金葡菌为主 亚急性 中毒症状轻 病程相对较长,数周—数月 感染迁移少见 草绿色链球菌多见,次为肠球菌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 链球菌:65% 葡萄球菌:25% 急性: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急性:草绿色链球菌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发病机制 亚急性:占2/3 因素 血液动力学: 器质性心脏病 心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 先天性心脏病:室缺、动脉导管未闭 赘生物位置 高速射流和湍流的下游 高速射流冲击心脏和大血管的内膜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发病机制 因素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病变 短暂性菌血症 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理 心内感染和局部扩散 赘生物碎片脱落至栓塞 血源性播散 免疫系统激活 脾肿大 肾小球肾炎 关节炎、心包炎和微血管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发热 最常见 弛张性低热,一般<39℃,午后和晚上高 头痛、背痛和肌肉关节痛常见 心脏杂音 80-85%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 基础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常为关闭不全)所致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周围体征:非特异,不多见——微血管炎或微栓塞 瘀斑:任何部位,锁骨以上皮肤、口腔粘膜和睑结膜常见 指和趾甲下线状出血 Roth斑: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其中心呈白色 Osler结节:指和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痛性结节 Janeway损害:手掌和足底出无痛性出血斑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动脉栓塞:20-40%,可发生在机体的任何部位 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脾大:15-50% 贫血:多为轻、中度,感染抑制骨髓所致 杵状指趾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并发症 心脏 心力衰竭:最常见,瓣膜关闭不全所致,主动脉瓣受损最常发生 心肌脓肿:心脏任何部位,瓣周组织多见,可致房室和室内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瓣感染导致冠脉栓塞 化脓性心包炎 心肌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并发症 细菌性动脉瘤:多无症状,搏动性肿块或破裂出血时发现 迁徙性脓肿 神经系统 脑栓塞 脑细菌性动脉瘤 脑出血 中毒性脑病 脑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 肾脏:大多数患者有肾损害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常规检查 尿液:常有镜下血尿和轻度蛋白尿 血液:亚急性者正常色素型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 免疫学检查 25%高丙种球蛋白血症 80%出现循环中免疫复合物 50%类风湿因子阳性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血培养:最重要 停用抗生素后或应用抗生素前采血 间隔一小时以上多次采血 每次采血量10~20ml 需氧和厌氧培养 X线检查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赘生物、瓣周并发症可以助诊 经食道超声比经胸超声更为敏感 明确基础心脏病 * * * Common Peripheral Manifestation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 Splinter hemorrhages(Panel A) are normally seen under the fingernails. They are usually linear and red for the firstr two to three days and brownish thereafter. Panel B shows conjunctival petechiae. Oslers nodes (Panel C)are tender, subcutaneous nodules, often in the pulp of the digits or the thenar eminence. Janeways lesions (Panel D) are nontender, erythematous, hemorrhagic, or pustular lesions, often on the palms or soles.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