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芽机制工艺技术文档.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山黄芽机制工艺技术文档

霍山黄芽机制工艺技术 衡永志 李 燕 余长虹 徐志明 程甫德 茶叶机械杂志1998年第4期 霍山黄芽在唐代就列为贡茶。1971年恢复制作,1990年评为部优产品。该茶历来采用手工加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工制作名优茶已不能满足消费市场的需求。为此,1995年我们从衢州市微型茶机厂引进一套名优茶加工机械,进行霍山黄芽机制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经过品评后认为,机制成茶品质高于手工制作。下面就霍山黄芽机制工艺技术作一总结。 一、机械配置及工艺技术规程 1.机械配置 6CST- 30型微型连续滚筒杀青机1台;6CLF- 50型往复理条机1台;6CHW- 1. 6型连续微型烘干机(包括配套金属热风炉)1台套。 以上机械均选用煤柴式炉灶,可以就地利用山区薪柴资源。 2.机制工艺技术 霍山黄芽机制工艺流程为:鲜叶摊放—杀青—理条—烘干。 鲜叶摊放 鲜叶采回后,先在通风良好处摊放4h左右,摊层厚度2cm上下,以叶质变软、失重量在10%左右(失水率2. 5%一2. 7%)为宜。 杀青 先对滚筒进行预热,并同时将杀青时间调整在1. 5min左右。待进茶口温度达120℃时即可投叶。刚开始投叶应稍多一些,正常投叶量以0. 06kg/次和10次/m in为宜,台时鲜叶处理量约35kg。杀青过程筒温应力求保持稳定。 理条 待理条机槽内温度达85℃左右时即可投叶理条,每机次投叶量为1. 5kg杀青叶,各槽投叶量要均匀。理条时间约4m in,当茶叶已成条并且松紧适宜时即可出叶。如果发现槽内有茶汁积滞,应用制茶专用油擦拭槽面,以保持槽面光滑。理条叶出锅后摊凉20min,摊层厚度2cm。理条机的台时杀青叶处理量为20- 25kg 烘干 霍山黄芽分初烘、复烘二段进行。 将温度升至125℃左右即可上叶初烘,烘层厚度约1. 5cm,,全烘程时间6- 7min烘至茶叶手握有刺手感、折梗易断、白毫初显为宜。出烘后应摊凉2h左右,并应拣去飘叶等杂质。 复烘采用低温慢烘工艺,热风温度以90℃为佳。摊叶厚度2. 5cm左右,烘程时间约15min,待手捻茶叶成粉末即可。台时产量约8kg。 成品茶白毫显露,色泽润绿微黄,松紧适度,形似雀舌。 霍山黄芽机制与手制的效益对比 机制全程需4人配合操作,8h可制干茶68kg,人均产量为 17kg/天;手制2人配合操作,8h仅能生产3kg干茶,人均产量为1. 5kg/天。机制工效是手制的11. 3倍。机制生产费用为5. 9元/kg,手制为16. 7元/kg,机制比手制节省费用10. 8元/kg 归纳起来,霍山黄芽采用机制具有劳动强度低、劳力节约、耗用能源少、茶叶品质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霍山黄芽的产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同时也增加了生产单位的经济收入。 扁茶机制新工艺试验初报 胡作丰,王碧林 中国茶叶加工 2005.(2):34 莲都区现有茶园873公顷,年产茶叶280t,产值2000万元,生产的茶类有扁茶,香茶等,其中名茶以扁茶为主,年产量约234t,产值1900万元。历年来扁茶是手工炒制,全区有各种炒茶锅500余台,由于手制扁茶化工大、生产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生产效益低,且又不适应茶叶无公害生产的需要。 经过实践探索了一套三机配合制扁茶的生产新工艺:即以筒式杀青机、槽式理条机、三锅连续扁茶机进行三机配合制作,充分利用各机优点,相互克服各机的缺点,从而提高机制扁茶的品质,提高加工的经济效益,为开展机械化加工扁茶提供较好的工艺。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压扁机茶条不够直,有开叉条,用理条机来克服,理条机色泽暗用杀青机克服。其制作工序:先用杀青机完成杀青阶段,即破坏酶活性,驱走水蒸气,再用理条机整理茶条,最后用压扁机压扁、压平、磨光茶条。 1.2具体操作 (1)4月22日购中档青叶32.Sk}(价32元/k},制干茶8.3k},折干率25%),进行试验。 (2)杀青采用50型滚筒杀青机,其筒温250C左右,投叶量1.Sk},杀青时间4min,进叶后2min开扇直至出叶。这样叶色绿,水蒸气充分散发,避免理条过程叶色发暗。 (3)理条采用6槽理条机,槽温140℃左右,投入杀青叶6.Sk},理条时间6min。运动速度:开始2min茶叶有跳槽现象为宜,2min后加压棒,运动速度以压棒不跳槽为宜。出叶程度以茶条略有触手感,但尚软为度。1小时加少许制茶油一次。 (4)压扁采用三锅连续压扁机,锅温:第一锅140C,二、三锅120C,投理条叶O.OSk}。当第一锅中茶条呈扁形,可开闸进入第二锅,第三锅中茶条已扁平,可开阐进入第三锅,当茶条已达光滑度可出叶。 6CDM一42里名茶多功能机, 扁形茶全程机械化加工工艺的研究 李 传 忠 茶业通讯 2009.6 选定扁形茶全程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