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品德的不良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措施
小学生品德的不良的原因分析及矫正措施
论文摘要
关键词
标题:
一
(一)
1
(1)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有的学生恶作剧、故意违反纪律;有的学生无礼貌、爱骂人;有的学生爱打架、说谎话;有的学生考试作弊、小偷小摸;有的学生损坏公物……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不良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通过学生本身的心理活动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形成小学生品德不良,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其内部的心理因素。
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背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它是道德范畴内的某种错误或过失行为。最近,有关专家指出,我们正经历建国以来的又一次犯罪高峰,这次犯罪中青少年犯罪十分突出,并呈现低龄化倾向。而品德不良现象同违法犯罪行为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品德不良是违法犯罪的前兆,违法犯罪常常是不良品德发展的结果。因而,对小学生品德不良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对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小学生品德不良现象的心理、行为表征
由于社会影响,家庭背景以及学校教育对每个孩子都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影响,小学生的品德不良现象则表现为不同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沉默压抑型:其行为方式与特点为,一般情况下,能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平时循规蹈矩,沉默寡言。但在学习交流或其他活动中,采取逃避,保守的方式,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即便偶尔参加也表现消极,对自己悲观失望,缺乏信心,自暴自弃。上课时,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也很少向同学问问题,老师问到他时,表现慌张,回答吞吞吐吐,对学习好的同学既羡慕又嫉妒。其气质类型多为弱型,性格内向,怯弱,抑郁者居多,自我评价过低,自卑感较强,这种类型的学生,道德意志薄弱,道德思维保守。
2.冲动侵犯型:其行为方式与特点为,采用攻击,侵犯的方式对特定的对象,即他认为使他的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人,物或事,做出对抗,报复,迁怒等行为,一般具有公开、爆发的特点。对待一般同学和和睦睦,无话不谈,而对老师则封闭心扉,守口如瓶,受到批评或被老师误会,则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向老师解释,不愿同老师和解,甚至对老师怀恨在心。其气质类型多为强型,性格外向,倔强,急躁者居多,缺乏道德思维的果断性和综合分析能力。对自我评价往往过高,很自负。这类学生道德意志薄弱,缺乏坚韧性和忍受性。
3.散漫自由型:其行为方式与特点为,缺乏责任心,参与意识不强,不愿受纪律约束。如经常旷课、迟到、早退、打骂人、恶作剧等。或者自我感觉高高在上,谁也瞧不起,看不上,有缺点不让说,有毛病不让碰,老虎的屁股摸不得。遇到困难既不请教老师,也不与同学商量,怕丢面子,在班集体中不合群。其气质类型多为弱型。有些学生自我评价过高,以为谁也不能怎么样他;有些学生则自我评价过低,敏感、疑惧,对待事情采取逃避态度。这类学生缺乏道德意志的自制性和坚持性。
各种类型的品德不良,在一定的条件下,既可以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以导致犯罪。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具体问题,积极对待并施以正面引导,促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和发展。
二、 小学生品德不良现象的形成原因
小学生品德不良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类,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其中,客观原因可归纳为三方面: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校因素等。主观原因主要表现为道德认识缺乏,道德情感缺陷,道德意志薄弱等三个方面。
(一) 学生品德不良形成的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逐渐扩大,接触的人或事渐次增多,社会上的一些恶习,如聚赌、斗欧以及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倾向。同时,录像厅所播放的涉及黑社会或黄色、淫秽内容的录像,会慢慢侵袭和毒害孩子们毫不设防的幼小心灵。
2家庭因素: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经济单位,也是社会道德观念的最初培养场所。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规范,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会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家庭中的某些不良影响是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重要原因。目前,家庭教育失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重养轻教型:这种类型的家长只重视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忽视对子女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典型的想法是:孩子还小,长大后自然会好,相信树大自然直。或者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孩子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目无长辈,缺乏纪律性,酿成了许多不可挽回的恶果。
(2) 过度溺爱型:这种类型的家长懂得一定的教育规律,知道应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教育。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孩子却过分溺爱、袒护,无原则的迁就,情感大于理智,使孩子从小就自以为是,任性执拗,学会了不正当的归因方式。
(3)过分严酷型:这种类型的家长或者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则一顿棍棒,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或者有些家长,过于望子成龙,望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瓷砖胶品牌、瓷砖胶缺点、瓷砖胶禁忌.doc VIP
- 《杜邦分析法下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以海澜之家为例》7500字.docx VIP
- 2025年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卷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住房公积金政策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150题).docx VIP
- EN 50618-2014 光伏系统用电缆.pdf VIP
- 边坡治理工程(抗滑桩、锚杆、锚索、挡板、冠梁)专项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畜牧兽医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第二版)PPT课件(全).pptx VIP
-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生活中的音乐》全单元教学课件课件.ppt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套教学课件(共486页PPT).pptx
- 欧洲知识点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