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 云南肾脏病医院 尹大乐 营养不良的危害 体重丢失 0-10% 安全期 10-15% 进入危险期,应开始营养支持 20-25% 危险期 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30-35% 恶液质,可导致死亡,应马上开始营养支持 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 肌肉 肺 心脏 大脑 胃肠道 免疫功能 营养不良将使疾病恶化并使病程延长 免疫功能受损 在营养不良早期免疫反应出现变化 免疫反应变化病人预后差 营养不良的癌症及爱滋病人(免疫功能受损)感染率高 免疫反应的能力受宿主营养状态的影响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 营养支持、机械通气和持续性血液净(CBP)已成为现代医学救治危重症和MODS的三大法宝,在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都日趋完善,已被称为21世纪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技术之一。 内容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目的,危害,及营养支持的原则,支持的方式。 肠内的适应症和 临床营养的重要性 营养是疾病恢复的基本条件 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重要物质 营养状况和免疫力有密切关系 各种营养底物参与人体代谢的每一个环节 能量代谢终止,生命就会结束 某些营养物质可改善病理代谢状态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这是实现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总目标。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原则 重症病人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 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应充分考虑受损器官的耐受能力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EN) 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或联合应用肠内营养(PN,PN+EN) 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卡”原则(20-25Kcal/Kg*day);在应激与代谢状态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30-35Kcal/Kg*day) 营养支持的方式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有三种方式: 胃肠道内营养(EN), 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并能安全使用,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胃肠道外营养(PN),任何原因导致胃肠道不能使用或应用不足,应考虑肠外营养。 胃肠道内营养加胃肠道外营养(EN+PN)。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现状 临床上不规范的肠外营养使用仍十分普遍 不合理的肠外营养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相反会增加并发症,影响病人预后 如何利用目前已有的知识和技术,使肠外营养作用最大化 肠外营养 一: PN的应用指征: 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肠内营养禁忌的重症病人,应选择完全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的途径。 主要指:1)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重症病人;2)由于手术或解剖问题胃肠道禁止使用的重症病人;3)存在有尚未控制的腹部情况,如腹腔感染、肠梗阻、肠瘘等。 肠外营养支持的禁忌 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宜给予: ①早期复苏阶段、血流动力学尚未稳定或存在严重水电介质与酸碱失衡; ②严重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③急性肾功能衰竭存在严重氮质血症; ④严重高血糖尚未控制。 PN的主要营养素及其应用原则 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一般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整。 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入量可达1~1.5g/kg.d,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 重症病人肠外营养时蛋白质供给量一般为1.2-1.5g/kg?day,约相当于氮(16%蛋白质量)0.20-0.25g/kg·day;热氮比100-150kcal:1gN。 水、电解质、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应作为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的组成成分创伤、感染及ARDS病人,应适当增加抗氧化,维生素及硒的补充量。 特殊营养素 。 双能源系统非蛋白热卡(NPC):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脂肪乳+葡萄糖 糖脂比 60-40 :40-60 糖的最大输注剂量:5mg/kg.min 肝功能异常和脂代谢异常的患者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力能) 氮源(N):由L-型结晶氨基酸为主的营养型/治疗型复方氨基酸制剂。供给机体消耗的蛋白质,满足机体需要。 热氮比 -- 能量与氮量的比例 常用的非蛋白热卡与氮量的比例为100-200:1 正确的热氮比是保证机体产生正氮平衡的重要基础 肠外营养中氨基酸的合理供给 PN的输注途径 胃肠外途径(静脉途径) 周围静脉:贵要静脉 中心静脉:颈外静脉 头静脉 颈内静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