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理解剖学 炎症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病理解剖学 炎症一

二、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射线 2、化学性因子: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毒物 芥子气、分解和代谢产物等。 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等各种微生物 以及寄生虫、昆虫等。 4、组织坏死 :梗死的组织 5、变态反应 : 三、炎症的基本病变 1、变质:alteration (1) 概念:变性 + 坏死 = 变质 实质: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等 间质:粘液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等 (2)原因:致炎因子的直接作用 血液循环障碍 免疫机制介导 炎症反应产物的间接作用 炎症反应的轻重取决于致病因子的强度和机体的反应性。 (3)变质影响: ①变性 、 坏死 →H离子↑ →BV通透性↑ →液体容易渗出 ②变性 、 坏死 →组织渗透压↑ →液体容 易渗出 ③致炎因子、变性 、 坏死 →炎症介质释 放→BV通透性↑ →液体容易渗出 2、渗出:exudation 炎症时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 渗出液: 漏液液:漏出是由于血液流体静水压增高和\或 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 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 原因: 炎症 非炎症 外观: 浑浊 澄清 蛋白含量: 高 ≥ 30 /L 低≤30 /L 细胞数: 高 ≥1000×106 /L 低≤300×106 /L 比重: ≥ 1.018 ≤ 1.018 凝固: 自凝 不自凝 Rivata : 阳性 阴性 渗出是炎症最特征的变化,是最重要的防御反应 3、增生 Hyperplasia (1)概念:炎症局部实质、间质细胞的增多。 (与相应的生长因子刺激有关) (2)成分 实质:如:上皮、腺体、肝细胞 间质: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成纤维母细胞 → 胶原 → 硬化 四、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1、局部:红、肿、热、痛、机能障碍 红:由于充血,A性 V性 肿:充血、渗出(液体、细胞) 热:A性充血→代谢加快→产热↑ 痛:渗出物压迫,炎症介质 机能障碍:组织损伤和疼痛 2、全身反应: 发热、嗜睡、厌食、肌肉蛋白降解加速、补体和凝血因子合成增加,以及末梢血白细胞数的改变。 (1)发热:内源、外源致热源刺激T调节中枢。 IL-1、TNF →体温调节中枢→ PG-E IL-1、TNF → IL-6 →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沉加快 (2)白细胞改变: 多数↑:IL-1、TNF →骨髓贮存库的释放加速引起。 ≥40000~100000个/mm3 称为类白血病反应。 相对不成熟的杆状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增加 称为核左移。 感染的性质与外周血白细胞增多的种类有一定的关系 化脓菌感染、急性炎症 → 中性粒细胞↑ 寄生虫感染、变态反应和→嗜酸性粒细胞↑ 某些病毒、慢性炎症→淋巴细胞↑ 少数↓: 某些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和细菌(伤寒) 炎症的分类: 1、按照炎症起病缓急、病程长短一般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