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病虫害防治 3.ppt
水稻病虫害防治 梁 沛 博士 中国农业大学 * 主要内容 我国的水稻生产概况 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一、我国的水稻生产概况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30%,总产占粮食总产的40%。稻米是我国50%以上人口的主食。 水稻种植面积比较稳定,年种植面积4.5亿~4.7亿亩。 我国是世界上的水稻生产大国,稻谷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总产居第一位、单产居第十位。 稻谷主产区: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黑龙江、吉林等省区 二、水稻病虫害发生概况 水稻病害 水稻病害一直严重影响着水稻生产。在现行防治条件下,全国平均每年因各种稻病造成稻谷减产达200亿kg,如果不进行防治,减产可达300亿kg。 水稻病害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近百种,我国正式记载的达7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重要性的有20余种。 稻瘟病、纹枯病和白叶枯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的三大主要病害。 水稻虫害 FAO:全世界有1300多种。 中国:380多种,重要的有30多种,如稻纵卷叶螟、三化螟、二化螟、稻飞虱、稻瘿蚊、稻苞虫、稻蓟马、稻象甲等。 三、水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1. 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瘟等。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 高度专一性:在自然条件下,稻瘟菌只侵染水稻。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达40%-50%。 稻瘟病的分布 稻瘟病分布遍及世界稻区,是稻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我国凡有水稻栽培的地方都有发生。 发病症状 根据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1)苗瘟 秧苗在三叶期前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所引起,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卷缩枯死。病部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发病症状 (2)叶瘟 在秧苗三叶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 病斑常因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分为四种类型: 普通型(慢性型) :为最常见的症状。病班梭形,外层淡黄色,内圈为褐色,中央灰白色。 发病症状 急性型病斑:产生暗绿色近圆形至椭圆形的病斑,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灰色霉层,是此病流行的预兆。 白点型病斑: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白斑。如果天气条件有利,可迅速扩展成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在抗病品种的老叶上,产生针头大小的褐点病斑。 (3)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 (4)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可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可使稻谷变黑。造成种子带病。 发病规律 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因此有利于发病 。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迟施氮肥等,均易诱发稻瘟病。 化学防治 种子消毒 :用20%三环唑1000倍液,早稻浸种48小时,晚稻浸种24小时。 药剂防治: 20%三环唑粉剂100克/亩 或40%稻瘟灵(富士1号)乳油60-70毫升/亩 或40%,50%异稻瘟净乳油 时间:发病初期。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重病需喷2次,间隔期为7—10天。 2. 水稻纹枯病 俗名花脚秆、烂脚秆。全国各稻区都有发生,为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发病重的田块,秕谷率增加,千粒重下降。 我国的华南 、华中和华东稻区发生较重;华北、东北和云南稻区也有发生,局部地区为害严重。 发病症状 分蘖期开始发生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相互愈合成为不规则大形的云纹状斑,其边缘为褐色,中部发绿色或淡褐色。 叶片上的症状和叶鞘上基本相同。 病害由下向上扩展,严重时可到剑叶,甚至穗部发病,大片倒伏。 发病规律 一般从分蘖期开始发病,孕穗期前后达发病高峰,乳熟期后病情下降。 温度在25-31℃和饱和湿度为病害流行的最有利条件。 过量施氮肥,高度密植,灌水过深过多或偏迟,均为诱发病害的主要因素。 化学防治 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亩或20%粉剂50克/亩 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克/亩 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 /亩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亩 对水50千克喷雾,重病田需打药2次,间隔期为7-10天。 化学防治 20%甲基胂酸锌(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克/亩,加水100升喷雾或加水400升泼浇。 5%田安水剂200克/亩,加水100升喷雾或加水400升泼浇。 这两种药剂防治效果好,残效期长,但必须在孕穗前使用,否则会发生药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李晴关于地理教研论文.ppt
- 材料力学I第八章-铆钉连接的计算.pptx
- 杨瑞四论文答辩.ppt
- 林艳萍论文答辩最终版.ppt
- 查英文文章.ppt
- 标书制作流程培训全套 2.ppt
- 桃主要病虫害.ppt
- 梨树病虫害防治 1.ppt
- 梨病虫害.ppt
- 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