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媒体应对与舆情管理ppt精品.ppt

危机公关、媒体应对与舆情管理ppt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3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机公关、媒体应对与舆情管理ppt精品

(二)引导路径 我走向你与你走向我 共通的价值尺度 爱人与保物 高低顺列 1、大局利益 指向内部利益相关者 权宜之计 治本之道 规则:不要自毁长城 2、共同利益 以联盟的力量规划多维的解决方案 共同利益尚存,话语却遭断裂 战略的重心:不是于公众舆论之下遮掩是非、争论得失,而是以强烈的对话意志、优秀的对话能力,实现利益“共同体”的建构。 规则:把共同利益摆到桌面上来 3、公众利益 公众利益至上 纠正媒介:对话、法律、传播战 规则:永远不要忽略公众意义 (三)重建路径 积极与媒体沟通,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 举行庆功会,向员工宣布危机已经过去,加强内部凝聚力; 对危机中受到损害的利益相关者和公众进行补偿; 重塑组织形象; 召开发布会,对外宣告危机已经结束,表达面对美好明天的信心; 1、补偿与救赎 三个原则 有形 无形 规则:要教会公众寻求自我解决方案 2、重构话语秩序 我,我与你,我与大家三重关系 规则:寻找机会,重新亮相 3、晶化舆论 事实共识的易碎 价值内核的晶化 危机管理与品牌管理的联结 当必然被滥用,余下的便是无尽的偶然 危机沟通的三个策略起点 争取更多时间 获得更多信息 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1、争取更多时间 1、周密部署: 一是无形部署 二是有形部署 2、迅速反应: 一是对危机事态的迅速反应 二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迅速反应 3、事件延迟 一是对事件本身的延迟 二是对事件影响的延迟 2、获得更多信息 信息是危机管理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获得充分、有效的 信息,是成功克服危机的重要保证。罗伯特希斯提出的获 得信息的“吸管式策略”与实情调查策略,具有一定的借 鉴意义。 1、吸管式策略 (1)分解策略 (2)真空策略 2、实情调查策略 (1)格式化问答 (2)格式化记录 3、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降低损失由两项基本策略: 1、采取“守势”,保护遭到威胁的有形与无形资产 (1)对正在遭受损害的资产,要通过抢救、转移、舍卒保 车等做法,遏制损害的持续扩大。 (2)对即将遭受损害的资产,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护, 即“城门失火”与“保护池鱼”分而治之,避免俱损。 (3)对受到冲击的无形资产,比如信用、形象、品牌等, 则需要通过沟通、对话、稳定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等 方式加以维系与保护。 1、告诉当地宣传主管部门,帮助识别假冒伪劣记者。 2、向记者所说的单位核实,问单位有没有这样的记者、 有没有这个人。 3、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运用司法手段打击假冒伪劣记 者。 4、发现敲诈勒索的记者,要坚决拒绝。 5、对于搞有偿新闻的伪劣记者要采取拖拉战术,使其目的 不能得逞。 如何对待不同媒体不同记者 如何对待大媒体记者 地方与部门主要领导要尽可能出面,接受采访,介绍情况,以增加报道的权威性。 如何对待小媒体记者 对于他们的采访,最重要的是要破除新闻封锁(特别情况除外),创造宽松的新闻采访环境。 如何对待名记者 对待名记者采访,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们的采访风格和个人习惯,接待安排上要礼貌周到。 如何对待普通记者 对待他们的采访,最重要的是接待人员要有与媒体沟通的经验,擅于掌握年轻记者的心理和行为。此外要有热情,热情是与他们沟通的最好桥梁。 课程大纲 第一讲:危机概述与危机预警体系的建立 第二讲:新闻运作与舆情管理 第三讲:媒体应对的策略及技巧 第四讲:危机应对的流程与方法 危机处理的五种错误心理 (1)封锁消息 一旦危机发生,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封堵消息,不让公众知道,甚至不让上级部门知道。有的甚至不惜利用行政手段或司法手段进行干预。最近几年出现的一些危机事件,几乎都出现过这一问题,不是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隐瞒实情,就是一地政府对另一地政府隐瞒实情,从而延误了政府做出及时反应的最佳时机。如辽宁海城学生中毒事件、哈尔滨水污染事件。 (2)一味辟谣和否认 有时即使危机已经出现,媒体开始报道或炒作,有些地方和部门出于各种原因,还不顾事实一味进行辟谣,如“非典”初期有些地方的所作所为大家都.还记忆犹新。这对政府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 (3)鸵鸟政策 一是不好说而不想说。二是不屑一说。信奉“沉默是金”的信条。突发事件发生后,虽然引起媒体和公众极大关注和强烈反响,甚至出现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指责,但有关部门却任凭媒体轰炸,我自岿然不动,一概不予理睬。如山东邹城女播音员死亡事件。 * (5)忽视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 有人统计,中国80%的危机从网络媒体爆发,而且100%的企业危机有网络媒体参与,许多既不是主流报纸义正词严的深入新闻报道,也不是中央电视台严肃调查取证的焦点访谈,而是网民所发的小帖子、邮件或博客文章使得某些事件迅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并引来传统媒体的大规模介入。 (4)反应迟缓,敷衍塞责 对媒体的炒作,公众的批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