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3 食用菌制种技术精品.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3 食用菌制种技术精品

* 母种培养 * 2.原种 栽培种 的培养 培养时间:约30天 勿堆放过挤 及时挑拣污染瓶(袋) 栽培种的菌袋缺氧时可刺孔增氧 控制菌龄(菌丝长满后7~10天使用) * * 刺孔点 * * 二、菌种质量的鉴定 形态特征、生理特性、 栽培性状、经济效益等 鉴定 项目 (一)母种质量的鉴定 、 菌丝白、整齐、粗壮、 有弹性、萌发快等 1.外观 好 差 丝干燥、收缩、自溶 产生红褐色液体等 * 退化母种 好母种 * 2.鉴定 耐干湿性试验 接入母种→正常生长 原种 培养基 含水量 <50% >70% 耐高温性试验 仍正常生长 适温培养7天 30~35 ℃锻炼24h 再适温培养 * 出菇试验 栽培 出菇快 产量高 品质好 抗逆性强 * (二)原种、栽培种质量的鉴定 具有 菌丝白(符合该菌种的颜色) 均匀、粗壮、有菇香味 接种后萌发快 菌种种类 品种名称 菌种级别 代 时 生产厂家 接种日期 用于生产 没有 无杂色、无黄水、无结皮、无原基、无干缩脱壁等现象 * 产生原基 * 黄水 污染 * 第六节 菌种保藏与复壮 一、菌种保藏 (一)保藏目的及原理 (二)常用保藏法 (三)保藏注意 二、菌种复壮 (一)菌种的衰退 (二)复壮方法 (三)防衰措施 * 一、菌种保藏 (一)保藏目的及原理 目的 原理 创造不利于菌种生长的一切条件, 使其代谢处于休眠状态。 使菌种 不生长 不死亡 不污染 不降低或不丧失其优良性 以尽量延长使用时间 * 低温 干燥 无氧 缺营养 不利 条件 * (二)常用保藏法 以母种形式保藏 特点 简便 保藏时间短 易污染及退化 不适于草菇等菌类 1.斜面低温法 斜面菌种置4~6℃冰箱中(3~6个月) * * 2.矿油保藏法 无菌检验 ? 注入种管 淹没斜面约1cm 矿油 处理 灭菌:152kpa、30min 去水:40~50℃烘至无色透明 口堵胶塞 用时转管再转管 * * 3.自然基质保藏法 基质的处理 麦粒浸透、煮熟 麸皮拌湿 装管 防衰老 保藏时间长 转接后生长旺 易污染,灭菌要彻底 特点 灭菌 接种 培养 干燥器去水 * (三)保藏注意 用保种培养基 及时保藏(菌丝占斜面2/3) 最好换胶塞 用时活化 严防棉塞受潮 * 二、菌种的复壮 概念 确保或恢复菌种优良性能的措施 (一)菌种的衰退 形态改变、生长慢、 抗逆性差、产量及质量下降 表现 根源 内因 菌种的遗传物质发生了负变 外因 传代过多,条件不适宜 * (二)复壮法 1.繁殖交替法 2. 经常改变培养条件 3.转管时只取尖端菌丝 组织分离 母种 孢子分离 再生 母种 栽培 子实体 * (三)防衰措施 保证菌种的纯培养 严格控制传代次数 用适宜菌龄的菌种 用适宜培养条件及保藏条件 * * 本章主要内容 1.菌种类型(母种、原种、栽培种的作用) 2.高压锅、接种箱、接种室的构造及使用 3.培养基(PDA、颗粒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4.接种(无菌操作、各级菌种的接种法) 5.菌种保藏(目的与原理、3种方法) 6.菌种复壮(简易复壮法、防衰措施) * 1.设计菌种厂的依据是什么? 2. 怎样防止菌种的衰退? 3.怎样判断菌种的衰退? 4.自然基质保藏法是怎样进行的?有何优缺点? 1.黄毅.食用菌栽培. 北京:高等教育出社,1998 2.中国食用菌菌种网 作业题 1.栽培时为何不用母种作菌种? 2.母种扩成原种的目的是什么? 3.怎样使用接种箱? 4.菌种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思考、讨论题 课外学习资源 * 本章参考资料 1.中国食用菌杂志. 云南:《中国食用菌》编辑部 2004.1~6, 2005.1~6 2.杨新美.食用菌栽培学.第6章.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3.张金霞.食用菌生产技术.第4~8章.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4.黄毅.食用菌栽培.第二版.上册.第4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张松.食用菌学.第6章.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6.中国食用菌菌种网 7.中国食用菌信息网 / * 主料 麦粒或玉米粒98.5% 辅料 石膏粉1%,碳酸钙0.5% 配方(%) 3.制作过程 (1)称量和配制 颗粒洗净,1%石灰水泡胀 文火煮沸15~20min 晾至无明水后拌入余料 配制 * 分装 原种培养基装大口瓶 (装料量应为1/3或1/2) 栽培种培养基装菌种袋 (装料量应为2/3) (2)装瓶(装袋)、封口 * 栽培种的装袋 * 擦净并封瓶口 封口采用规格为13cm×13cm×0.004cm 高压聚丙稀袋,二层,里层在中央剪一3cm宽菱形口。 * (3)装锅灭菌 高压灭菌于126℃左右维持2小时;常 压灭菌于100℃维持10-12小时,夏季时间 可酌情延长。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