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注解知识研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古书的注解 通 论 古书注解的发展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著名的注解家有: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 唐人除了为先秦经书做注疏工作外,也为汉以下的其他古书做注解,如《史记》、《文选》。 宋代朱熹不受汉代学者的束缚,直接从正义入手。 清代学者的贡献 为古书作注解和考证工作 古籍校勘的工作 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对古书的词句诠释和文字校订提出自己的看法 陈奂《诗毛氏传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 王念孙《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义述闻》,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等。 传、笺、疏 “传”指阐明经义。如《毛诗故训传》。 “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使可识别。郑玄《六艺论》:“注诗宗毛为主,毛义若隐,略更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己意,使可识别也。” 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十三经》及其注疏者 注疏的体例 集注:把前代各家的注集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 注解常见的四种情况 A、释词。 B、串讲。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在串讲中附带注释了词义。 C、释词并串解。前两种方式的同时使用。 D、通释全章大意。 常见训诂术语 释义的术语 拟音的术语 改字的术语 正误的术语 曰、为、谓之:被释词放于其后。不仅用来释义,还用来分别同义词或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郑玄注:“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尔雅·释天》:“谷不熟为饑,蔬不熟为馑。”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谓:格式是“甲谓乙也”。被释词放于其前。往往以具体释抽象,或以一般释特殊。 《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孔安国注:“政谓法教。”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何晏注:“后生谓少年。” 《离骚》:“恐美人之迟暮。”王逸注:“美人谓怀王也。” 貌: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被释词往往是表示某种性质或状态的形容词。 《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何晏注:“莞尔,小笑貌。” 《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王逸注:“纷,盛貌。” 犹:格式是“甲犹乙也。”释者与被释者往往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说文》:“讎,犹应也。”段注:“凡汉人作注云犹者,皆义隔而通之。” 《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毛传:“侧,犹厓也。” 《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朱熹注:“微,犹衰也。” 之言、之为言: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使用这两个术语时必然是“声训”,除了释义之外,释者与被释者有时是同音的关系,有时是双声或叠韵的关系。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郑玄注:“萧之言肃。墙谓屏也。君臣相见之礼至屏而加肃敬,是以谓之萧墙。” 《论语·为政》朱注:“政之为言正也,德之为言得也。” 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是用本字来说明假借字。《说文》“读”下段注云:“拟其音曰读,凡言读如、读若皆是也。” 《说文·王部》:“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皇者,三皇大君也。自,讀若鼻。” 《礼记·儒行》:“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如字: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 《左传?隐公元年》:“卫国在汲郡朝歌县。”陆德明《释文》:“朝,如字。” 《礼记?大学》:“所谓诚意者,勿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经典释文》:“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