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愈演愈烈的医患关系(哈医大)
* 愈演愈烈的医患关系 班级:服装091 学号:200900714129 姓名:赵庆艳 哈尔滨“3·23”血案 2012/3/23日,17岁的患者李梦南用一把刚买的水果刀,刺向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称哈医大一院)风湿免疫科办公室的医生们。 致使1死3伤。 死者王浩年仅28岁,是在读硕士研究生,在哈医大一院实习,此前已获得就读香港大学博士的资格。 伤者是科里收到锦旗最多的医生 王宇 及医护人员郑一宁和于惠铭。 医学院一学生发表状态: 在天朝当医生还不如去中东参军!!! 2012年3月27日15时,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篮球馆为“3·23”案件中死亡的医务人员王浩举办追悼会。3月23日,患者李梦南闯入该院住院处风湿免疫科病房,造成医务人员造成一死三伤。 哈医大一院1死3伤的血案几乎过去一个月了,大家对血案发生原因的剖析,已经从对行凶患者的谴责,到对医患矛盾的担忧,开始转向对医疗保障制度缺失的思考。 按照官方给出的答案,一起简单的激情杀人。血案发生的原因很简单,不到18岁的行凶者因为患有肺结核,医生建议其先治疗好结核,再进行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这让患者误以为医生是在推诿,不愿为其治疗,遂起杀心 。 仅仅是被要求先治疗结核,就能激起杀心吗? 该先治疗结核,还是先治疗强制性脊柱炎,对于一个不到18岁的小伙子来说,确实难以判断,尤其对于药物使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害,如果没有医生的介绍,他更是无法获知。但为什么在医生将这些都讲述清楚后,他还是要挥刀呢? 官方所谓的 激情杀人 李梦南事后曾想自杀,未成功,如果成功了,整个事件里见不得人的黑幕将永远被雪藏,案件就永远被简单地扣上医患纠纷的帽子。 3月22日晚上,李禄带着孙子李梦南第六次去哈尔滨看病 。 凶手并非一时的精神错乱,而是被连续几次误诊、误治及高价回扣药的忽悠折磨导致精神崩溃的。这个案件使得当前我国疑难杂症的治疗管理方面的混乱以及医药界背后阴暗的利益链条逐渐浮出水面。 强直性脊柱炎最基本的常规治疗手段是什么,柳氮磺吡啶+非甾体抗炎药,而且要长期服用,当然这几个常规药物加起来一年才1000元,开药方的没多少回扣。 就全国大多数风湿免疫科而言,对刚确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就建议打类克,还是十分少见的,大多数医生都会让患者常规治疗一段时间,尤其是这个患者长期打了激素封闭针,导致病情恶化,此时再打类克更加危险。可偏偏在哈医大一院就发生了这么荒谬的现象。类克一针6000多,一次两针13000元,行业内的人和行业外的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是怎么回事。 3月22日晚上,李禄带着孙子李梦南第六次去哈尔滨看病。 对于类克这种副作用尚不明确、国外都没作为首选治疗手段的药物。 在刚刚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根本没做常规治疗的前提下、且用过大量激素的情况下,李梦南出现肺结核之后,医院不敢再打第二针了,只能把他往外推,都不敢让他进诊室了,其实这个时候医生们应该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记者写道,凶手的爷爷跟人说,到哈医大再打几针类克就好了。 而事实上是强直性脊柱炎根本就是治不好的病。 哈尔滨“3·23”血案过后,腾讯网站转载此事,在6161投票人次中,有65%的网友在“读完这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的投票中选择了“高兴”。医学界人士看来,这是对死伤者与医护人员的二次伤害。 “哈医323事件”引起业内的极度愤怒,业外却是“若无其事”,甚至发出一些“冷若冰霜”和喝倒彩的声音。如果社会对“哈医323事件”这样不可思议的刑事案件如此冷漠的话,着实令人寒栗。 4018人对此表示高兴。专家称,其实在很多程度上,医患矛盾也是一个多方面的,有政府指导的失误,有媒体导向的偏颇,有社会诚信度的下降,有贫富差距的一种增大。当然,医生也有自律的不够,人文精神的缺失,法律不够健全等等,这些都是一些重要的因素。其中有医疗体系本身的问题,更有社会道德的滑坡。 医界有人士呼吁:真爱生命,请勿学医!要有尊严,请勿学医! 这将造成医界人心惶惶,后继无人。 我国医患冲突案例呈递增态势 据卫生部统计,2006年全国“医闹”事件共发生10248件,2009年上升为16448件,2010年则升至17243件。 从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案例数量来看,纠纷逐年增加,今年与同期相比增加了38%。通常规律,每年两会期间是医疗纠纷的高发期。 医学界专业网站丁香园所做的《中国大陆恶性医患冲突10年案例简编》中,从公共媒体报道中挑选了100个案例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从2000年至2009年底,医患冲突案例呈递增态势,其中2009年发生冲突事件达15例。而2000年至今的12年间,全国公开揭露的被患者杀害的医生多达14人,而伤者人数更无法统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