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共同体信用.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共同体信用

此文发表于《求实》,2012年,第12期,还没有PDF文档 传统信用的运行基础与现代信用制度的重建 汪火根 (南昌航空大学 文法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63) 摘 要:传统社会信用本质是共同体信用或信任网络,这种信用与其赖以运行的基础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是传统社会未出现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摧毁了传统信用运行基础并使之失灵,社会行为主体在逐利动机驱使下不能受到有效约束,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现代信用制度运行基础的重建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成为治理当前信用危机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传统信用;共同体信用;运行基础;现代信用 The Running Basis of Traditional Credit and Reconstruction of Modern Credit System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raditional social credit is community credit or trust network, it is highly complied with its running basis, which account for the reason that non credit crisis occurred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has destroyed the running basis of traditional credit and made it malfunction, social behavior bodies didn’t constrained driven by the motivation of pursuing profit, which constitute the main reason of credit crisis at present.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social credit system through the reconstruction of running basis of modern credit become the feasible path to governance credit crisis at present. KEY WORDS: traditional credit; community credit; running basis; modern credit 人类社会的形成、社会生活和秩序的正常运行,都不能没有社会信用的支撑,社会信用是人际交往与合作的前提,同时也是社会得以凝聚的内在粘合剂。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社会信用制度的形成和运行,总是嵌入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并与该社会结构相契合。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随着传统社会结构解体,传统社会信用得以运行的基础被摧毁,难以对社会行为主体起到有效约束,构成转型期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当前亟待构建现代信用制度的运行基础来促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一、我国传统社会信用的本质 作为个体的人必需与他人交往与合作,这是个体得以生存、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基于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性与合作性,在客观上就衍生出了以诚相待、说话算数、言行一致的诚实信用的行为要求[1]。因此信用缘于人类的社会性存在,而它的本质特征,又往往受到特定社会结构的型塑。 以农耕文明为底色的中国传统社会,形成了一种上下分离、基层自治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在社会结构的最上层,是悬垂的皇权及其官僚体制。在其之下,是以家族或村落为基本单位所形成的一个个小共同体,由族权和绅权来支配,维系着各自相对的独立自治。此即“政府不直接干预社会,社会保有相当的灵活性;各家族共同体成为独立的社会大单元,彼此相安无事”[2]。在这种独立自治的家族共同体内部,共同的生产生活和血缘纽带使得成员之间联结成一种持久而又无法退出的关系,形成一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中的这种信用,我们称之为共同体信用,这种信用是不言自明的。正如费孝通所言,乡土社会的信用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3]。在熟人圈子内彼此间知根知底,信息的对称和充分传递使得成员难以作弊,而乡土社会中的闲言碎语所形成的舆论压力亦使得失信者难以立足,这便是共同体信用运作的机理。在传统社会中,这种共同体信用并不会因为个人的社会流动而消失,它在跨地域的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中仍发挥作用。例如明清时期,商业活动日趋繁盛,寄寓他乡的商人,往往以会馆、行会等群体方式来生存,使群体发挥对内部成员的担保作用,所谓“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守信会产生连带效应,不仅使家乡族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