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初三专题复习.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初三专题复习

谈谈初三数学的专题复习 200233 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 姚 军 初三第二轮复习是专题复习,它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此轮复习中,要围绕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些知识点展开复习。特别是围绕中考的热点,将学过的基础知识纵向“串联”起来,同时将其他相关的知识点,横向“编织”进去,构成新的知识网络。 在过去的三年多的时间里,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基本上是孤立的,一个章节一个的章节的学习、练习、复习和测验,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很密切。专题复习的目的,是把这些知识通过一条主线“穿”起来,使学生对完整的知识系统有所了解;同时在“串联”的复习过程中把相关的知识有机地综合起来,融会在一起,在学生的头脑里编织起一张新的覆盖面更宽广的知识网络,或者说建构起有新意的知识框架等等;虽然说法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要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地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各种各样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那些从未出现过新的问题‘ . 本文想结合二次函数的专题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在复习二次函数时,首先分四个小组,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分别计算下面一个例题1中的四个小题。 例1:已知二次函数 y = ax2+bx+c 的图象开口向下,与x轴交于 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相交于点C,顶点为D;请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函数解析式并作出函数的图象。 函数图象经过点A(-1,0),点Q(4,-5)和点T( 2,3 ); 函数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为3,且当 x=1时,函数有最大值4; 函数图象经过点()且与x轴交于 A (-1,0),B (3, 0)两点;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 = 1, 线段AB=4,点C的坐标为(0,3)。 当然四个小组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得到的函数解析式都是: y =-(x-3)(x+1) =-(x-1)2+4 =-x2+2x+3 。 编写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同一条抛物线可以从多种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事物或问题也应该从各个方面去观察、理解,用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去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体会应该有的,不能说印象深刻,但相信一定会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的。 接着,在例题2中结合学生们刚才求出的函数解析式,请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思考二次函数图象变换的各种情况。 例2 将例题1中的二次函数图象按下列要求作图形运动,求运动后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1)平移: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 (2)旋转:以顶点为旋转中心,将二次函数图象旋转180°; (3)旋转:以原点为旋转中心,将二次函数图象旋转180°; (4)翻折:以x轴为对称轴,将二次函数图象翻折; (5)翻折:以y轴为对称轴,将二次函数图象翻折。 例2概括了图形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平移、翻折和旋转;把平面几何中的图形运动这部分知识编进了此时的知识网络。下面的例3则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目的出发,再一次利用了学生在计算例题时的“劳动成果”。 例3 若将例题1中的二次函数图象作图形运动后,得到的新图象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y = (x+1)2-3;请你说一说,它可以经过怎样的运动得到? 此例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下面仅介绍其中的两种方法。 方法1:以顶点为旋转中心,将二次函数图象旋转180°;再以y轴为对称轴,将二次函数图象 翻折(或向左平移2个单位);最后将二次函数图象向下平移7个单位。 方法2:以原点为旋转中心,将二次函数图象旋转180°;再将函数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 做了以上的基本铺垫后,下面的几个例题多数是在做一些“横向编织”工作。 其中例题4和例题5,融合了平面几何中相似三角形和勾股定理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两个例题中,只涉及到一些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并不复杂;但因为是在直角坐标系中解决数学问题,除了利用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外,当然可以把数形结合的思想贯穿始终。 例4 在例题1的条件下 你能否在A、B、C、D、O中任取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中找到相似的三角形?若有请找出来,并证明你的判断。 本题通过计算线段的长度能找到△CDB∽△AOC。 例5:在例题1的条件下 你能否在图象上找到一点P,使得△PAB为直角三角形?若能找到,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找到,请说明理由。 可求出点P 1 (1+,1) 和点 P 2 (1-,1) 使得△PAB为直角三角形。 例6:在例题1的条件下, 在直线BC上找一点P,使得△PAB的面积等于△PAC的面积的两倍。 例题6可以体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本题应该分三种情况讨论: P在线段CB的延长线上,不合题意。 P在线段BC上,求得 P(1,2 )。 P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求得 P(-3,6 )。 例7:在例题1的条件下, 在函数图象上找一点M,使得△CD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