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诱惑侦查之立法规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我国诱惑侦查之立法规制

论文提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刑事犯罪案件的表现形势也日趋多样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特定的“无明显被害人”的案件大量涌现并呈现出新的式样,如贩毒、伪造货币等。这些新型犯罪案件的产生,对我国传统的侦查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利用常规侦查手段已很难有效地侦破、甚至发现这些犯罪案件。为了与这些特定的“无明显被害人”的犯罪行为作斗争,不少国家赋予了侦查机关采取某些特殊侦查行为的权力,诱惑侦查即是其中重要一种。虽然国外学术界对采用诱惑侦查手段的社会价值平衡问题颇有争议,但笔者认为面对犯罪率居高不下、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的社会现状,应该肯定使用诱惑侦查手段的现实必要性,实践证明,在侦破某些类型的具体犯罪案件过程中,如能对诱惑侦查手段从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行为方式和程序控制等方面进行规制,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制的运行轨道,完全可以发挥其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的双重作用。笔者将从介绍诱惑侦查的基本理论开始,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较为先进完善的诱惑侦查现行法律规定及运作体制,分析我国诱惑侦查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我国诱惑侦查法制化的基本框架。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全文共 9220 字。   以下正文:   一、诱惑侦查的基本理论   (一) 含义、特征及与相邻概念的区别   1、诱惑侦查的含义   诱惑侦查,指侦查机关设置圈套,以实施某种行为有利可图为诱饵,暗示或诱使侦查对象暴露其犯罪意图并实施犯罪行为,待犯罪行为实施时或结果发生后,拘捕被诱惑者的特殊侦查方法。[1龙宗智著.《理论反对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9月.第186页]也有学者称之为诱饵侦查、陷阱侦查。美   国学者将这种侦查方法描述为“模拟现实”,“即创造一个能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机会实施某项犯罪的环境。这种对现实的模拟,必须精确到足以诱使犯罪行为发生在执法机构能够收集犯罪证据的时间”。[2伟恩.R.拉费弗等著.卞建林等译.《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   323页。]日本学者认为,诱惑侦查的典型形式是,侦查人员装扮成吸毒者或者利用其他吸毒者接触贩毒者,经过讨价还价后,在贩毒者将要交货之时,以现行犯的形式拘留贩毒者。[3(日)加藤克佳.毒品犯罪的侦查.(日)西原春夫主编.金光旭等译.《日本刑事法的重要问题》(第二卷).北   京: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2000年11月版.第147-151页。]我国刑事侦查实践中所谓“侦查预备贩毒案件”,即属于诱惑侦查的范畴。   2、诱惑侦查的特征   与传统的被动型侦查手段相比,诱惑侦查具有如下特征:   (1)诱惑侦查实施的主动性。在传统的侦查活动中,侦查机关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对已经发生的犯罪事实的被动反应,具有滞后性;而诱惑侦查则是指在犯罪尚未发生之前,为了刺激、促使他人暴露犯罪意图或实施犯罪而主动采用的各种策略或手段,具有主动性,能有效预防犯罪发生,减少社会危害性。   (2)诱惑侦查的不受犯罪线索限制性。在传统的侦查手段中,发现犯罪线索是开始侦查活动的前提。而诱惑侦查则不同,由于被侦查的犯罪案件是在侦查人员或受雇人员刺激、促使下实施的,在犯罪案件发生以前,侦查人员就可以预知犯罪案件将可能在何时何地发生,侦查人员对整个犯罪的有效控制,使得犯罪行为结束,犯罪证据线索一般也同时获得,有效降低侦查成本。   (3)诱惑侦查实施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是针对被侦查者而言的。在诱惑侦查中,为了能够促使被侦查者实施侦查者所希望的犯罪,侦查者出隐瞒真实身份外,往往还会采用一些欺骗性的手段来对被侦查者进行引诱、说服。而传统的侦查手段则并不具有欺骗性这一特征。   3、诱惑侦查与相邻概念的区别   (1)诱惑侦查与警察圈套(侦查陷阱)   侦查陷阱,又称警察圈套,是在诱惑侦查的实施中所形成的“陷阱”或“圈套”,在英语中称为“entra伽ent,,或者“eneouragement”,是指执法官员为达到对某人进行刑事起诉的目的而进行的引诱其实施犯罪行为的活动。[4 Marylandv.Macon·463.468一69(1985)]两者的区别是: “警察圈套”或者“侦查陷阱”侧重于对辩护人理由的表达,即“英美刑法中特有的一种合法辩护原则,指警察、司法人员或他们的代理人为了获得对某人提起刑事诉讼的证据而诱使他实施某种犯罪的行为,被告人则以他的犯罪行为是在警察、司法人员或他们的代理人诱使之下产生的为理由,提出免罪辩护”;[5杨春喜等主编:《刑法学大辞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69页   6《警察卧底侦查犯罪之探讨》,http:///club/club/disp.asp?   7 郭晓彬主编:《侦查策略与措施》,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而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