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的耐药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葡萄球菌的耐药问题

革兰阳性球菌的 耐药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瑞金医院 倪语星 (一)ZAAPS(2007) ZAAPS监测项目简介 不同国家MRSA耐药率 加拿大:55.7% 拉丁美洲:平均为50.1%(29.0% - 64.1%) 欧洲:平均为28.2%(1.7% - 56.2%) 亚太地区:平均为44.2%(25.3% - 68.0%) 常用抗菌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 常用抗菌药物对CoNS的抗菌活性 MSSA(1495株)与MRSA(1916株)的耐药率(%) (五)hVISA The third type of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 in S. aureus is heterogeno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 resistance (hVISA)which had been first reported by Hiramatsu et al in 1997. hVISA strains were reported from some Asian countries. These various types of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vancomycin could lead to clinical failures of vancomycin treatment. 三、肠球菌的耐药问题 常用抗菌药物对肠球菌的抗菌活性 (二)2008年CHINET数据 12家医院粪肠球菌(1495株)和屎肠球菌(1311株)的耐药率(%) (三)GRE 1988年首次报道肠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耐药的确切基因和生化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细胞壁(肽聚糖)中的UDP-胞壁酸五肽的前体D-丙氨酸-D-丙氨酸 是糖肽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糖肽类抗菌药物与D-丙氨酸-D-丙氨酸 末端形成复合物,通过阻断肽聚糖合成中的转糖基酶、转肽酶及D,D-羧肽酶的作用,阻断了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VRE的分型及其耐药表型 肠球菌的抗菌药物选择 2000 (n=945) 2001 (n=1026) 2002 (n=1317) 2003 (n=1297) 2004 (n=1418) (四)万古霉素MIC“漂移”问题 Wang G et al. J Clin Microbiol. 2006;44:3883-3886 *一项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UCLA医学中心对6003例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的分析监测结果 分离菌株的百分比(%) 2008年GPRS:万古霉素对232 MRSA的MIC分布 64.0/36.0 ≤1 - 16 16 2 氨苄青霉素 91.8/7.1 0.5 - 16 4 1 万古霉素 94.2/5.1 ≤2 - 16 ≤2 ≤2 替考拉宁 99.3/0.1 0.5 - 8 2 2 利奈唑胺 敏感/耐药 范围 90% 50% 百分比(%) MIC(μg/mL) 肠球菌(906) R.N. Jones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9;64:191–201. (一)2007年ZAAPS项目对906株肠球菌药敏监测结果 ?耐药率:屎肠球菌粪肠球菌 ?粪肠球菌对呋喃妥因、磷霉素耐药率低,但对氯霉素耐药率大于屎肠球菌 ?少数菌株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无利奈唑胺耐药株 * * R.N. Jones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9;64:191–201. 一、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监测 R.N. Jones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9;64:191–201. 23个国家的64所医学研究中心 16个国家的50所医学研究中心 入选情况 共分离到5591株G+菌 2007年 共分离到4216株G+菌 2006年 G+菌株 时间 R.N. Jones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9;64:191–201. 近6年ZAAPS监测共分离到G+菌34170株 R.N. Jones et al.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 2009;64:191–201. 64.2/34.9 0.06 - 4 4 0.5 环丙沙星 100.0/0.0 0.25 - 2 1 1 万古霉素 93.1/6.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