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与刀——矛盾的.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菊花与刀——矛盾的

菊花与刀——矛盾的日本人 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诗人。这本书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是全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 成书的背景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失败已成定局时,美国政府便开始着手制定对待战后日德的政策。在美国全力以赴与之作战的所有敌人当中,日本人是最让人感到费解的对手。因为与这个强大的对手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的差异巨大,所以美国必须认真考虑如何对付它。当时有两个问题:日本政府会不会投降?对日本能不能用对待德国的办法?为了制定最后的对策,美国政府动用了各个方面的专家来研究日本,提供资料和意见,其中包括了这位人类学家。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象征。菊花呈现柔美,莫不让人想起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温雅哀婉之美。刀则诉诸暴力,最容易让人想起的莫过于举刀剖腹的日本武士。菊与刀,一如樱花与武士。本尼迪克特选择这两个内涵迥异的意象,意在象征日本国民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正如作者所概括的:“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 作者用写意的笔法准确地把握了一个民族的实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也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底色与基调。 主要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 投降来的日本人 一、精神胜利 ?????? 精神胜利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而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分离。日本人认为物质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肉体消失而精神永存。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他们的飞行员常以自杀的方式撞击美国的军舰,百姓在白天工厂里干了12个小时,晚上还要受到空袭的骚扰,他们就号召说:“身体越累,精神就越昂扬!”日本人就在这样精神胜利的思想下完成了如神风自杀式攻击等在我们看来疯狂的举动,当然日本人民伟大的自杀率也是精神胜利的结果之一。因为日本人认为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死亡,所以他们可以随时因为某种原因而自杀。 二、天皇至上 在中国改朝换代是很正常的,而日本的天皇从来没有被推翻过。因为日本的天皇在日本人民的眼里是神圣的,是不能被推翻的。天皇没有实权,只是“云上人”,只是神在人间的一种存在,所以在等级制度的日本,将军和大名可以被推翻,各种政权可以被推翻,但是天皇为代表的皇族不能被消灭。那些顽抗到底的战俘,认为自己是在“为天皇献身”,而那些反抗战争的人,则认为“天皇是爱好和平的”,“是被东条给骗了”,这根德国战俘在战后大骂希特勒是完全不一样的。 三、各就其位 任何人想明白日本人,就首先得明白他们的口头禅“各就其位”,这强调了日本的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和中国的尊卑等级很相似,但是在日本似乎更加强烈些。士(是武士而不是中国的士大夫)、农、工、商、贱民的等级,被日本人民普通接受。士要受雇于将军或者大名,并且忠于对方。农要向大名上税。工和商地位低下,但是也想通过通婚等方式进入士的阶层。而贱民做为“不可当做人”的大众也安份地从事着自己的职业。而像中国一样存在的暴动与起义,日本却有着不同的作法。他们接受这种等级制度,因为在这种等级制度下,他们每个等级的利益都得到保全。另一方面,各就其位还强调了一个团队的意识,所以也能解释为什么日本的团队建设如此成功,因为各就其位的思想已经是日本人的一种文化内核。按照作者所论述的,日本人是害怕被孤立的,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是很丢脸的事情,甚至整个家庭成员都会觉得丢脸。因此,在等级制度与团队思想的强大影响下,日本人民从小就被教育成应该明白各司其职与团结的心态。反观我们中国,因为地大物博与家族为中心的思想, 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个人是条龙,十个人是条虫。”的经典评价。 四、负恩者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