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通识教育选修课玉器鉴赏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识教育选修课玉器鉴赏论文

通识教育选修课玉器鉴赏论文 之大清玉文化 姓名:胡艳 班级:09级德语 学号:2009960818 院系:兴湘学院 清代的璀璨玉器文化 摘 要: 以清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切入点, 用学术的观点、科学的态度, 对清代玉器的基本面貌、整体模式、时代背景, 特别是康乾盛世玉器、玉雕的主要成就, 艺术特征, 美学思想, 文化内涵, 审美意趣进行了综合分析与研究,并且对清代玉器进入巅峰时期的原因作了具体的分析,最后对中国玉文化在继承、总结与创新上作出的历史贡献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清代玉器; 历史贡献;主要成就; 艺术特征; 文化内涵; 中国 玉制品被看作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国玉器的发展在清代进入了巅峰时期,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 清代政治统一, 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 特别是玉器、玉雕艺术空前繁荣。清代玉器相当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老玉文化和艺术精髓,集历代玉艺之大成, 反映了当朝社会环境、艺术风格、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其阳刻、阴刻、浮雕、透雕、园雕、俏色、描金镶嵌无所不备, 其高超的雕琢技术为历朝历代之最。 清代, 特别是康乾盛世, 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的代表——玉器发展的巅峰, 其玉器产出数量之大, 使用地域之广, 艺术水平之高超, 文化内涵之丰富, 确实无其它任何艺术品可比。主要成就表现在: 和田玉广泛应用, 奠定了玉器取得辉煌的物质基础。 精与美的制玉风格代表了清代玉器的审美标。“精”指玉器材质、雕琢、抛光的工。艺之精;“美”指玉器质色、造型、纹饰的艺术之美准和要求。乾隆玉器的工艺与艺术水平已达到超轶绝仑的超高标准。表现在: ①选材严格;②造型规严;③雕琢精湛;④抛光精良 巨型玉雕成就卓越, 体现了东方帝国的强势。清代《大禹治水》巨大玉雕山子是我国历代玉器宝库中用料最大、运路最长、费时最久、雕琢最精、器型最巨、价值最昂的玉器。 玉雕工艺与艺术风格上的新、奇、特、高、绝、优、容是继承创新的辉煌。 中国清代玉器经历了继承传统、汲取精华、锐意创新的发展过程, 由康熙后期到乾隆时期, 这一时期的琢玉业进入全盛时期。由于乾隆帝对玉器的偏爱和重视, 使得玉器在数量品种、创作设计、加工技术、装饰纹样诸方面形成了“秀、雅、健、润”的独特艺术风格, 侧重于内敛、纯洁、柔美、凝重、精致、华丽辉煌的工艺表现形式; 呈现出色彩纷呈、气象万千的鼎盛之势, 是清代玉器艺术发展的巅峰期。 文化的可继承性决定了清代是数千年传统玉文化的集大成者, 使它能在玉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运用与创新,所以清代玉器所呈现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宫廷文化(玉山子) 是清代玉器典型代表。 大众文化(吉祥图案) 是清代玉器的亮丽风景。 设计创新是清代玉器的文化精髓。 意境是清代玉器的文化内涵。 清朝的玉器发展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有着很大联系。皇室贵族用玉的大量增加和玉饰成为身份的标志以及文人玩玉成为时尚,也使得清代的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清代玉器造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仿生写意玉器,包括直接以动植物作造型或者融合自然景致和人物故事。另外,清代玉工善于借鉴绘画、雕刻、工艺美术,集阴刻、阳刻、镂空、俏色等多种传统做工及历代艺术风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来艺术影响并加以糅合变通,创造并发展了工艺性、装饰性极强的治玉工艺。此时玉器制作及玩赏达到顶峰,品种也更为丰富多彩,小到玉头簪,玉纽扣,大到整片的玉屏风、玉山、玉船。王公贵族家还常用玉石来制作日用具如玉碗、玉杯、玉壶等等。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如南方玉,河南玉)为下。清朝以玉器皿、陈设玉最为显著,涌现一批颇具仿生、仿建筑题材的作品,仿动物的题材多为龙、凤、麒麟、辟邪等,造型富于想象,善于扑捉动物瞬间的神态;仿植物的造型在乾隆时期最为普遍,一般杯、碗、盘多琢成荷花、海棠、贝叶等花型,花插则琢成松桩、梅桩、竹筒等形状,极具古朴苍劲之感。仿建筑的是将传统的建筑形式应用到玉雕艺术中,大大增强了玉器的艺术表现力,也体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以玉为饰在清代也极为普遍,从头饰中的笄、钗到身上佩饰、串饰、腕饰以至于金、银、铜、竹、漆、木器上的嵌饰,种类繁多。玉制的文玩用具在清宫玉器中也占有一定地位,这类器物造型丰富,尤以古朴典雅的文房用具最有代表性。乾隆时期,玉料充足,技艺成熟,出现了以玉山子为代表的大型玉雕作品。这些玉山子形体庞大,重量多有千斤以上,其图案均以立雕山水为主,其间缀以人物、建筑、车船等。著名的玉山子如《大禹治水图》。 乾隆时除了制作中国传统玉器外,还引进和仿制了外域的玉质艺术品,其中最著名的是痕都斯坦玉。痕都斯坦玉器其实就是回教玉器或伊斯兰玉器。痕都斯坦这一地名便是由乾隆帝亲自考订,清代痕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