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进取,勇于献身,为茶陵监狱的发展贡献青春.docVIP

开拓进取,勇于献身,为茶陵监狱的发展贡献青春.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拓进取,勇于献身,为茶陵监狱的发展贡献青春

开拓进取,勇于献身,为茶陵监狱的发展贡献青春 ——在新招警察培训班上授课讲稿 各位监狱警察、年轻的朋友们: 你们好,今天狱党委和政治处,安排我给大家讲一课,主要讲的内容是茶陵监狱的发展历史和一代接一代洣江人的精神,接到这个任务后,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原因有三:一是党委,领导们信任我,要我来把茶陵的历史以及把洣江人的精神传承给你们,而是要求我把洣江人的精神,真实地完整地表述,并且不能说只是在这个小课堂上应付应付而已,而是怎样把洣江人的精神印在你们的心灵上,让你们怎么接好这个接力棒,把洣江人的精神弘扬光大,为茶陵监狱的发展开拓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今天讲课的意义所在。我不能当好你们的老师,但我可以把我对茶陵监狱及洣江人的精神见证,介绍给你们,抛砖引玉,让你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实践中去体会和践行。 洣江人精神与茶陵监狱的变迁。 见证茶陵监狱的发展。 诠释洣江人精神。 洣江人的精神与茶陵监狱的变迁 茶陵监狱的前身,对外称呼为湖南省洣江茶场。过去,洣江茶场的干警、职工、家属都把自己称作洣江人,这是一种爱称,这是一种感受到自己是洣江人而引以为自豪的象征。这里的人为什么为自己作为一个洣江人而自豪呢?它有一种精神,就是这种精神的力量才让过去的洣江茶场发展成今天的茶陵监狱,繁荣稳定,洣江人的精神可以这样表述。 艰苦奋斗,铸塑灵魂,恪尽职守,无私奉献。 要洣江人的精神,就要掀开茶陵监狱建设发展的历史一页。我们现在所在的茶陵监狱这个位置,地名称:米筛坪。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曾流传一首歌谣:“凄凉米筛坪,方圆六里地,九奄十八亭,黄山连秃岭,红尘望不尽,卵石夹黄泥,地里不长苗,尽是丝毛草,鬼魅甚猖狂,路上无人行。”对这里天气恶劣的情况,当地人有这样两句话:“夏日干旱人脱壳,冬季严寒冻骨肉。” 对“米晒坪”“米筛坪”解释,人们对这块土地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在山坳上,“晒”字,意为干旱天气为主,干旱百日累见不鲜,“筛”字,同样意为干旱,这里土地不保水,天降雨水为自然水,洒落到地上,流失和蒸发严重,因此,不保水,没有农作物,没有收成,当地老乡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 曾经我在茶陵县看到一本《茶陵民间故事》的书,作者是茶陵县委办主任尹烈成,他手机了许多茶陵县民间故事,编了一本书,有一个民间故事说的就是米筛坪这个地方,从侧面赞扬了洣江人改天换地的情形。 故事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曾经有一位老道士,来到米筛坪这个地方,在这里采药,身上背了一个搭肩,两个袋子,随身带了一把锄头,既能防身又能挖草药,一进到这茅草遍布之地,怎么也找不着出去的路线,倒在茅草之中,不省人事,好心的老百姓发现了他,把他抬进了一个小庙里,给他喂水送吃的,救过来了,老百姓问他是哪里人,他精神恍惚,什么也不知道,老百姓为他请来郎中看病,郎中一看,吓了一跳,“鬼魅缠身”,不敢治疗(当然这是当时科学不发达的表现),人们拿他没办法,就在这个小庙边给他建立一个庵子,叫做“深谷庵”,家家户户轮流给他送饭,把他给供养起来。 一日,“深谷庵”这个案子突然“轰”地一声倒崩,老道士幸好没被掩埋在里边,他幸存活下来了,但是,他的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变成了疯疯癫癫的癫子,他天天对着天,对着地呼喊“要变了,要变了”,“米筛坪”要变了,不知过了多久,这个老道士不见了,人们以为他死了,更多的是以为他成仙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果然机器轰鸣,放炮开山,一队队,一群群的人,开着汽车,拖拉机,推土机来到了米筛坪开荒炸山,群众沸腾了。 这支队伍,这些人群就是洣江人,他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这里开山辟地,改天换地,为国创业,建造新家园。 见证茶陵监狱发展 我也是一个老洣江人,我的成长是在洣江,1975年4月,我参加工作,追溯到前10年,我随我的父辈们来到茶陵这片红土地,我的父亲1964年底,从湖南省公安厅调往洣江茶场搞会战,次年,我们全家从长沙省公安厅迁入洣江茶场,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老一辈,当年,为党的事业,思想境界是何等的搞,为了党的事业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他们不留恋城市,不向往大机关,组织上号令一下,打起背包就出发。 我于1978年开始以工代干,1979年底,正式转入国家干部,成为洣江茶场的一名干警。当初,我才20岁,同你们现在这样,是同龄人,我在这里先后带过班,当过大队管教,中队指导员,狱政科,狱侦科副科长,严管队队长,教育科科长,纪委监察室主任,应该一直是从事对罪犯的管理、教育工作。 我热爱我的职业,忠诚党的监狱工作事业,工作三十多年,我最大的感受和体会是,我见证了茶陵监狱的建设、开拓和发展。 (简要介绍洣江茶场的变迁,今日的茶陵监狱) 刚才介绍了洣江茶场的拓荒、建设,到今天稳定、和谐、繁荣的茶陵监狱,这是洣江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创造出来的,老一辈的拓荒者,许多人都在这块红土地上献身了,我们有很多优秀的共产党员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