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南苑大厦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州南苑大厦说明

青州南苑大厦建筑设计说明 第一篇建筑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甲方提供的有关材料设计任务书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版)GB50045-95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14036-2006 二、工程概况 青州南苑大厦拟建于青州市益王府路与凤凰山路东北角,交通流畅,位置显著。建筑面积:30742m2。建筑高度:83.45m。建筑类别:一类建筑。设地下停车位:64辆。地上停车位:35辆。 三、设计指导思想 1.把握现代办公楼建筑发展趋势,顺应其内涵变化的总体构思。 2.建筑造型力求端庄、大方、朴实、简捷、挺拔刚正的内涵品质。 3.创造标志性工程所带的形式特征。 4.整体效应、多元一体、对立统一,体现美学原理。 5.注重空间设计,通过空间组合,元素的变化来营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反映历史文脉、人文景观、自然和谐的物理特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实现建筑设计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是本建筑设计的指导原则之一。 四、建筑平面布局 1.平面布局采用对称设计做到功能分区合理、联系紧密,内部交通便捷。本方案设地下室一层,一至十六层为行政办公区,十七至二十层为城建投办公室,二十一层为多功能厅。 2.竖向设计:地下一层层高6米,一至二十层层高均为3.900米,二十一层层高为5.0米。 3.建筑主入口大堂设计采用二层共享空间,形成空间流动向三维立体的延伸和发展,以营造大厅空间元素的变化和环境氛围,从而为办公人员提供舒适的室内空间体验。 4.主入口门厅设计采用三叠错阶式处理,以强调建筑个性和建筑重心的稳定性,配合入口宽大的台阶体现建筑丰富的内涵和气质。 5.为解决功能分区问题,建筑一层北向设一个可分可合又相对独立的公寓大堂,提供其个性化运营的可能,以体现建筑整体性与兼顾性这种既矛盾又共生的需求。 6.建筑主楼设有五部电梯,其中包括一部消防电梯,两部疏散楼梯。附楼设三部疏散楼梯。平面各部分区明确,减少相互交叉干扰,并充分体现高效能的现代办公空间。 五、建筑立面造型设计 1.本建筑立面造型力求符合时代特征,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和符号来反映现代建筑风格。 2.立面形式运用连续的韵律变化,体现为理性的排列,竖向线条,给人以庞大的气势和稳定的外观表现。挺拔的线条是点与线,线与面的结合,虚与实的变幻,高与矮的强烈对比关系。总体上可以说明,整个建筑是简单与细致的互化,突出“少就是多”的至理明言,从另一方面看,稳定、挺拔、勃勃向上,也是该建筑的个性气质和时代办公建筑的形象。不言而喻,该建筑竣工后将会给城市添加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建筑材料的使用 1.外墙主立面:拟定干挂天然花岗岩,局部装饰线脚等为高级外墙涂料。 2.内墙面:领导办公室和会议室采用适当装修,普通办公室采用乳胶漆涂料。 3.门窗:外窗除卫生间采用毛玻璃外,其余均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4.楼地面:领导办公室和会议室采用硬木地板,走廊、楼梯、候梯厅采用磨光花岗岩贴面,机房、配电间等采用水泥砂浆地面。消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采用防静电木地板。 5.屋面:采用高分子聚氨酯防水材料。 七、无障碍设计 1.本工程无障碍设计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底层考虑无障碍设计,大厦主出入口均设残疾人坡道,坡道净宽1.5m,坡度为1:12,入口平台的最小宽度≥1.50,供残疾人使用的门均采用平开门。在每层卫生间均设这无障碍厕位,建筑设有一部无障碍电梯(客梯兼)。在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两个。 第二篇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自然条件 1.根据国家地震局办发的全国抗震区划图,本工程所在地区的地震基本力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属丙类。 2.基本风压为0.40KN/㎡,高层建筑基本风压为0.45KN/㎡,地面粗糙度B类。 3.基本雪压为0.35KN/㎡,准永久值系数分区为Ⅱ. 二、结构选型 (一)结构设计 本工程主楼设地下室,地上二十一层为高层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框剪结构体系,框架抗震系数为二级。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泥土楼板。 楼板厚度100~140毫米、屋面板厚120毫米。 基础设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体采取筏板基础,附楼采用独立浅基础。 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C40。 消防水池等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抗渗标号为S8。 钢筋:采用HPB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