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综述-XixiLogic
逻辑学研究 2015 年第1 期,119–123
文章编号:1674-3202(2015)-01-0119-05
“2014 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4 年10 月25–26 日,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
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的“2014 年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在北
京师范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包括数理逻辑、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现
代逻辑史等内容,旨在让现代逻辑研究者们汇报各自在现代逻辑领域取得的
最新研究成果,使与会者对现代逻辑的各个领域有充分的交流。来自阿姆斯特
丹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浙江
大学、西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50 余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
者和研究生90 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北京地区杨东屏、
张尚水、诸葛殷同、宋文淦、周云之、金顺福、吴家国、张家龙、杨安洲、苏
越等老一辈逻辑学专家也应邀出席了本届会议。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郭佳宏主持了会议开幕式,北京师范大
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江怡教授和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
王路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分别代表承办方和主办方致开幕词。在两天的学
术讨论时间里,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共进行了30 余场报告,其中包括6 场
大会报告。
1 大会报告
阿姆斯特丹大学的范丙申教授是世界著名的逻辑学家,这一次他的报告
以“Being versusbecoming: Ashortactivist historyofmodern logic”为题。他结
合自己的学术生涯对现代逻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强调了信息与行动的
二元性,并对“将逻辑学视为一种由信息所引领的主体进行研究”对于逻辑学
未来的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该报告是范丙申教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退
休演讲的修正版,因此该报告并非针对某一特定领域或某些具体问题而做,而
是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通过回顾自己的逻辑研究生涯,对这个逻辑学的前沿
性问题,尤其是逻辑中的主体间信息互动这一问题,进行了提纲挈领的审视。
中山大学的刘虎教授作了“基于恒常联系理论的因果关系逻辑”的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是选择哲学中的恒常联系理论为基本的因果关系进行形式化的
收稿日期:2015-01-20
120 逻辑学研究 第8 卷第1 期 2015 年
刻画。这种因果关系逻辑是定义在线性时间框架上的。刘虎给出了相关的语义
和完全的形式化系统,认为这是最小的因果关系逻辑。并讨论了与此不同的因
果关系逻辑的扩张。恒常联系理论曾在很长时间内是哲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并且在当下依然有着丰富的影响力。刘虎的工作给出了该理论基于因果关系
的逻辑框架,其中的基本思想是:因果律是经验的,并且是经由观察到的无数
经验事实的合取而得出的。于是与之相关逻辑就应定义在线性时间结构上。一
个因果陈述在时间点上赋值依赖于过去曾发生了什么。
清华大学的刘奋荣教授的报告题目为“社会网络中的信念修正”。在报告
中,刘奋荣详细介绍了影响社会网络中主体不断修正自己信念的主要因素:主
体对于支持信念的证据的权衡、主体对于其他主体的信任程度。另外,在报告
中她也介绍了,刻画主体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如何改变自己信念的一个逻辑模
型,用来刻画主体受到这些因素影响如何改变自己的信念。她还探讨了社会网
络的结构以及如何在动态变化中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北京大学的王彦晶副教授作了题为“Conditionallyknowingwhat”的报告。
在自然语言中,知识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而经典的认知逻辑只是用“知道那
样(knowing that)”算子处理命题类知识,却较少关心“知道什么(knowing
what)”和“知道怎样(knowinghow)”等内容。王彦晶及其合作者在Plaza 提
出的“知道什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工作。在Plaza 的论文中,只给出
了单主体的公理化系统以及完全性证明。而多主体的公理化由于一些技术性
困难依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而王彦晶及其团队给出了多主体的公理化。
中国科学院的杨东屏研究员是著名的递归论专家,这一次他以“希尔伯特
纲领”为题,对希尔伯特纲领做出了全面的、历史的评述,并对其哲学意义作
出了初步概括。杨东屏研究员在报告中首先给出了希尔伯特纲领提出的历史
背景,即面对第三次数学危机,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数学基础问题,希尔伯特
提出了直接证明全部数学一致性的纲领。然后,杨东屏研究员介绍了希尔伯特
纲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年第二次初级天线设计工程师.PDF
- 05年第二次初级工具机机械设计工程师.PDF
- 05年环境教育设施场所访查.PDF
- 06 年公务人员特种考试关务人员考试.PDF
- 05生物研究用试卷.PDF
- 06Ag能级寿命测量及手征性检验.PDF
- 06m053m全固态激光双波长复合输出技术研究-红外与激光工程.PDF
- 06m脉冲激光高倍率变焦的扩束发射光学系统设计.PDF
- 05年警察人员四等特考行政警察人员-士明图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PDF
- 06学年大学个人申请入学招生-南华大学招生中心.PDF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最近下载
- 大数据环境下电商用户行为分析与预测论文.docx VIP
- 《光纤温度传感器》.ppt
-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护理.pptx VIP
- Python编程基础与应用--课件0103使用PIP管理Python库.pptx VIP
- (2025春新教材)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Yummy food 教学设计.docx VIP
- WH∕T 65-2014 电子图书元数据规范.pdf
-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消防维保服务项目需求书.docx
- J B∕T 8856-2018 -溶解乙炔设备.pdf
- 毕业论文(设计)济宁三号煤矿7.0Mt-a新井设计.docx VIP
- 2024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英语测试卷+听力(原卷+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