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江淮十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足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籍田”为古代吉礼的一种。即由天了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各代多行之,即在国都南面近郊天子执耒(后代执犁)三推三反(返);按品秋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最后,天子、王公贵族、大瓦依次分享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籍田仪式才结束。据此判断“籍田”?之礼 A. 形成于西周时期 B. 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C. 体现统治者重农抑商 D. 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 【答案】B 【解析】“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等字眼说明不同等级由不同的规定,所以据此判断“籍田” 之礼是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没有明确的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体现的是等级而非重农抑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形成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籍田”?之礼其实在于维护等级制度。 2. 表1是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州数 郡数 县/候国数 西汉末 13 103 1585 东汉中叶 13 105 1150 西晋 19 173 1232 南北朝初期 38 313(加镇20) 1376 南北朝末期 275 663 约1500 表1 A. 藩镇割据现象严重 B. 郡国制盛行 C. 中央集权加强 D. 地方制度更替频繁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西汉到南北朝时期地方州那县的数量整体上在增加,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藩镇割据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郡国制盛行是在西汉初年,选项B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制度基本稳定,更替并不频繁,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地方州那县的数量整体上在增加其实是中央集权加强的需要。 3. (唐)李华《中书政事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 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 B. 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 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答案】C 【解析】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不可”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臣不可悖道于君”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常于“门下省”议事足以证明唐初政事堂也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4. 余英时在《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一书中提到:“中国政治上的反智传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但我并不认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以反智为其最主要的特色。相反地,至少从表面上看,中国的传统政治,在和其他文化相形之下,还可以说是比较尊重智性的。自汉武帝以来,尤其是隋、唐科举制度建立之后,政治上用人遵守一定的知识标准。”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主旨的是 A. “反智”是中国政治传统最主要特色 B. 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标准不断变化 C. 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 D. 按知识标准用人体现传统政治的尊智性 【答案】D 【解析】“中国的传统政治……还可以说是比较尊重智性的”足以证明材料的主旨就是强调传统政治的尊智性,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并不”认为中国的政治传统是以反智为其最主要的特色,所以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强调科举制度遵守一定的知识标准而非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用人遵守一定的知识标准体现的是体现的是传统政治的尊智性。 5. 明代《西园闻见录》记载“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这首诗主要反映了明朝时期 A. 土地交易频繁 B. 土地私有制确立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政府不抑土地兼并 【答案】A 【解析】“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意在强调土地交易是非常频繁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是在战国时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