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分析技术5
第十三章 热分析技术 第一节 热分析基础 第二节 差热分析法 第三节 差示扫描量热法 第四节 热重法 197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国际热分析协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rmal Analysis,ICTA)第七次会议所下的定义: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之间关系的一类技术。 这里所说的“程序控制温度”一般指线性升温或线性降温,也包括恒温、循环或非线性升温、降温。 这里的“物质”指试样本身和(或)试样的反应产物,包括中间产物。 第一节 热分析基础 1.热分析定义 广义上讲,热分析技术包括许多与温度有关的实验测量方法。 第二节 差热分析法 一、定义 差热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条件下,测量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热分析方法。 参比物(或基准物,中性体):在测量温度范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和热效应的惰性物质,如?-Al2O3、MgO等。 在实验过程中,将样品与参比物的温差作为温度或时间的函数连续记录下来,就得到了差热分析曲线。 用于差热分析的装置称为差热分析仪。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差热曲线是由差热分析得到的记录曲线。纵坐标是试样与参比物的温度差ΔT,向上表示放热反应,向下表示吸热反应,横坐标为T(或t)。 二、差热曲线 图中基线相当于?T=0,样品无热效应发生,向上和向下的峰反映了样品的放热、吸热过程。 峰的位置可以确定发生热效应的温度, 峰的面积可以确定热效应的大小, 峰的形状可以了解有关过程的动力学特征。 1. 材料的鉴别与成分分析 应用差热分析对材料进行鉴别主要是根据物质的相变(包括熔融、升华和晶型转变等)和化学反应(包括脱水、分解和氧化还原等)所产生的特征吸热或放热峰。 三、应用 2. 凝胶材料的烧结进程研究 DTA TG 典型的凝胶材料差热-热重曲线 凡是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因物理-化学变化而产生吸热或者放热效应的物质,均可以用差热分析法加以鉴定。其主要应用范围如下: ① 含水化合物 对于含吸附水、结晶水或者结构水的物质,在加热过程中失水时,发生吸热作用,在差热曲线上形成吸热峰。 ② 高温下有气体放出的物质 一些化学物质,如碳酸盐、硫酸盐及硫化物等,在加热过程中由于CO2、SO2等气体的放出,而产生吸热效应,在差热曲线上表现为吸热峰。不同类物质放出气体的温度不同,差热曲线的形态也不同,利用这种特征就可以对不同类物质进行区分鉴定。 ③ 矿物中含有变价元素 矿物中含有变价元素,在高温下发生氧化,由低价元素变为高价元素而放出热量,在差热曲线上表现为放热峰。变价元素不同,以及在晶格结构中的情况不同,则因氧化而产生放热效应的温度也不同。如Fe2+在340~450℃变成Fe3+。 ④ 非晶态物质的重结晶 有些非晶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伴随有重结晶的现象发生,放出热量,在差热曲线上形成放热峰。此外,如果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晶格结构被破坏,变为非晶态物质后发生晶格重构,也形成放热峰。 ⑤ 晶型转变 有些物质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晶型转变而吸收热量,在差热曲线上形成吸热峰。因而适合对金属或者合金、一些无机矿物进行分析鉴定。 3. 其它应用 优点:方便快速、样品用量少(一般5~15 mg,甚至1~6 mg)及适用范围广; 缺点:重复性差和分辨率不够高;而且由于差热分析与试样内的热传导有关,导热系数(仪器常数)K又不断随温度变化(该法则假定试样和参比物与金属块之间的K与温度无关),因此,要用DTA进行定量分析比较困难,一般误差较大。 总之,DTA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有的因素也是较难控制的。如果只作定性分析(主要依据是峰形和要求不很严格的温差ΔT),则很多影响因素可以忽略,只有样品量和升温速率是主要因素。为了保持DTA技术的优点,克服DTA定量分析灵敏度不高的缺点而发展出差示扫描量热法。 六、DTA技术的特点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通过对试样因热效应而发生的能量变化进行及时补偿,以保持试样与参比物之间温度始终相同(无温差、无热传递),测量输入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 第三节 差示扫描量热法 一、定义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 根据测量方法不同,分为功率补偿型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流型差示扫描量热法。 该方法灵敏度和精度大,可进行定量分析。 曲线离开基线的位移即代表样品吸热或放热的速率(mJ·s-1),而曲线中峰或谷包围的面积即代表热量的变化。 DSC曲线 二、DSC曲线 差示扫描量热仪记录到的曲线称DSC曲线。DSC曲线的纵坐标为试样与参比物的功率差dH/dt(亦称热流率),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