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科技]09-1 酒精生产工艺学
* (4)三角瓶培养:接种时,应先用酒精消毒瓶口,在无菌条件下,将液体试管全部接入小三角瓶,28—30℃条件下保温培养15—20小时,待液面冒出大量CO2泡沫,即培养成熟。 (5)卡氏罐培养 卡氏罐培养基可使用酒母糖化醪,以使酵母逐渐适应大生产培养条件。卡氏罐用的糖化醪应单独杀菌后备用,如果工厂卫生管理条件较好,也可不杀菌。 * (1)间歇培养法 此法是分小酒母罐与大酒母罐两个阶段进行培养。 接入已培养成熟的卡氏罐酒母。通无菌空气或用机械搅拌。 控制醪温在28—30℃进行培养.待醪液糖分降低40—45%,其酒精分含量在3—4%(容量)左右,并且液面有大量CO2冒出,即培养成熟。 将此培养成熟的小酒母再按入已装好糖化醪的大酒母罐中,同法于28—30℃继续培养,待大酒母罐中糖分消耗45—50%,液面冒出大量CO2时,培养即成熟,即可送往发酵车间,做发酵接种用。 酒母罐扩大培养 * (2)半连续培养法,也叫循环培养法 将卡氏罐酒母接入小酒母罐,培养成熟后,分割出三分之二接入大酒母罐进行培养,余下的三分之一再补加新鲜酒母糖化醪连续培养, 培养成熟后再分割,如此反复以上操作。 大酒母培养成熟则可全部送发酵车间做接种用。 * 目前多数酒精厂均采用半连续培养酒母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培养酒母,可以7—10天换一次新种,如果工厂卫生管理条件较好,可以1—2个月换一次新种,这样不但省去了繁琐的试验室阶段培养,而且也使酵母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了驯养,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 * 成熟酒母质量指标 (1)酵母细胞数 酵母细胞数是观察酵母繁殖能力的一项指标,也是反映酵母培养成熟的指标。成熟的酒母醪其酵母细胞数一般为l亿/毫升左右。 (2)出芽率 酵母出芽率是衡量繁殖旺盛与否的一项指标。出芽率高,说明酵母处于旺盛的生长期。反之,则说明酵母衰老。成熟酒母出芽率要求在15—30%。 (3)酵母死亡率 用美蓝对酵母细胞进行染色,如果酵母细胞被染成蓝色,说明此细胞已死亡。正常培养的酒母不应有死亡现象,如果死亡率在1%以上,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挽救。 * (4)耗糖率 酵母的耗糖率也是观察酒母成熟的指标之一。成熟的酒母,耗糖率-般要求控制在40一50%。耗糖率太高,说明酵母培养已经过“老”,反之则“嫩”。 (5)酒精含量 成熟酒母醪中的酒精含量一方面反映酵母耗糖情况,也反映酵母成熟程度。如果酒母醪中酒精含量高,说明营养消耗大,酵母培养过于成熟。此时,应停止酒母培养,否则会因营养缺乏或酒精含量高抑制酵母生长,造成酵母衰老。成熟酒母醪中的酒精含量一股为3—4%(容量)。 * (6)酸度 测定酒母醪中的酸度是观察酒母是否被细菌污染的一项指标。如果成熟酒母醪中酸度明显增高,说明酒母被产酸细菌所污染。酸度增高太多,镜检时又发现有很多杆状细菌,则不宜做种子用。 * * 6. 酵母发酵 酒精发酵是属于厌气性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在此过程中,发生着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既有糖化醪中淀粉和糊精继续被淀粉酶水解生成糖,也有蛋白质在曲霉蛋白酶水解下生成肽和氨基酸。这些物质一部分被酵母吸收合成菌体细胞,另一部分则被发酵,生成酒精和CO2。 * 酒精发酵动态 酒精发酵过程从外观现象可以将其分为如下三个发酵不同阶段: (1). 前发酵期 (2). 主发酵期 (3). 后发酵期 * (1). 前发酵期 在酒母与糖化醪加入发酵罐后,醪液中的酵母细胞数还不多,由于醪液中含有少量的溶解氧和充足的营养物质,所以酵母菌仍能迅速地进行繁殖,使发酵醪中酵母细胞繁殖到一定数量。 在这一时期,醪液中的糊精继续被糖化酶作用,生成糖分,但由于温度较低,故糖化作用较为缓慢。 从外观看,由于醪液中酵母数不多,发酵作用不强,酒精分和CO2产生得很少,所以发酵醪的表面显得比较平静,糖分消耗也比较馒。 * 前发酵阶段时间的长短,与酵母的接种量有关。如果接种量大,则前发酵期短,反之则长。前发酵延续时间一般为l0小时左右。 由于前发酵期间酵母数量不多,发酵作用不强,所以醪液温度上升不快。醪液温度控制,在接种时为26—28℃,前发酵期温度一般不超过30℃。如果温度太高,会造成酵母早期衰老,如果温度过低,又会使酵母生长缓慢。 前发酵期间应十分注意防止杂菌污染,因为此时期酵母数量少,易被杂菌抑制,故应加强卫生管理。 * (2).主发酵期 酵母细胞已大量形成,醪液中酵母细胞数可达1亿/毫升以上。 由于发酵醪中的氧气也已消耗完毕,酵母菌基本上停止繁殖而主要进行酒精发酵作用。 醪液中糖分迅速下降,酒精分逐渐增多。 因为发酵作用的增强,醪液中产生了大量的CO2。随着CO2的逸出,可以产生很强的CO2泡沫响声。 * 发酵醪的温度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