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概论课件。3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幻灯片.ppt

石油工程概论课件。3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达西实验的条件: K是仅与岩石自身性质有关的参数,它只决定于岩石的孔隙结构。 K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岩石孔隙100%为某种流体饱和; 流体在岩石孔隙中的渗流保持为层流; 流体与岩石不发生反应。 与所通过的流体性质无关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2、气测渗透率 在岩石长度L的每一断面的压力不同,气体体积流量在岩石内各点上是变化的,是沿着压力下降的方向不断膨胀。 玻义尔—马略特定律 则: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分离变量并积分,则: 气测渗透率的计算公式: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Klinkenbeger实验结果 (1)不同平均压力下测得的气体渗透率不同; (2)不同气体测得的渗透率不同; (3)不同气体测得渗透率和平均压力呈直线关系,当平均压力趋于无穷大时,交纵坐标于一点。 等价液体渗透率 Klinkenberg渗透率 或 3、克林肯柏格效应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液体 在孔道中心的液体分子比靠近孔道壁表面的分子流速要高;而且,越靠近孔道壁表面,分子流速越低; 靠近孔壁表面的气体分子与孔道中心的分子流速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气体 气体渗透率大于液体渗透率的根本原因 Klinkenberg效应 滑动效应 或 气体滑动效应示意图 a-孔道中的液体流动; b-同一孔道中气体流动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4、油藏岩石渗透率的评价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二、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1、有效渗透率 当岩石孔隙中饱和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时,岩石让其中一种流体的通过能力称为有效渗透率或称为相渗透率。 油相的有效渗透率 Ko 气相的有效渗透率 Kg 水相的有效渗透率 Kw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岩石的有效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岩石的有效渗透率是岩石自身属性、流体饱和度及其在孔隙中的分布的函数,而流体饱和度及其分布后者与润湿性等有关。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指岩石孔隙中饱和多相流体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的比值。 2、相对渗透率 油相的相对渗透率 气相的相对渗透率 水相的相对渗透率 同一岩石的相对渗透率之和总是小于1。 空气渗透率 100%盐水的渗透率 100%油的渗透率 束缚水饱和度下油的渗透率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3、 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油水相对渗透率 A区: Sw≤Swi; B区: SwiSw1-Sor; C区: Sw≥1-Sor; 油相流动。 油、水相流动;随Sw的增大,Kro急剧降低,Krw增大。 水相流动。 平衡饱和度 残余油饱和度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第五节 油藏岩石的渗透性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润湿现象: 干净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银 水银聚拢形成球状 干净的玻璃板上滴一滴水 水迅速散成薄薄的一层 在铜片上滴一滴水银 水银呈馒头状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一、岩石的润湿性 1、润湿的定义 液体在表面分子力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2、衡量润湿性的参数 润湿角θ 过气液固或液液固三相交点对液滴表面所作的切线与液固表面所夹的角。 油水对固体表面的润湿平衡 1-水 2-油 3-固体 (从极性大的一端算起) 定义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润湿是指三相体系:一相为固体,另一相为液体,第三相为气体或另一种液体。 液体是否润湿固体,总是相对于另一相气体(或液体)而言的。 3、润湿性的判断 θ90° 岩石表面亲水 θ=90° 岩石表面中间润湿 θ90° 岩石表面亲油 θ=0° 岩石表面完全水湿 岩石表面完全油湿 θ=180° 理论标准 实际标准 θ85° 85° θ 100° θ100° θ=0° θ=180° 岩石润湿性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润湿反转程度既与固体表面性质和活性剂的性质有关,又和活性剂的浓度有关。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吸附,使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发生改变的现象。 润湿反转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1)亲水岩石中的油水分布 湿相驱替非湿相的过程称为“吸吮过程。” 4、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微观分布 第六节 油藏岩石的润湿性 (2)亲油岩石中的油水分布 4、油水在岩石孔道中的微观分布 非湿相驱替湿相的过程称为“驱替过程。” 第七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一、弯液面在毛细管中上升的现象 毛管力 第七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二、毛管力公式的应用 1、油藏中流体界面是过渡带 对于气-液界面: 对于油-水界面: 过渡带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 油-水过渡带比气-液过渡带宽,且油越稠,油水过渡带越宽。 第七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 当毛管倾斜时,水沿毛管上升,但垂直高度不变;当毛管水平放置时,毛管力则成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