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六章节感觉与知觉课件幻灯片.ppt

生理心理学第六章节感觉与知觉课件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听觉刺激及其加工 (一)听觉的声音定位 1、声音刺激的强度差 线索 2、两耳间的时间差 3、两耳间的相位差 强度差:对于距离声源较近的一只耳,它所接受到的声音刺激的强度较大,由此人们能够辨别声音的方位。 时间差:位于人的正前方的声音应该是同时到达两耳的,而来自人的侧面的声音分别到达两耳的时间差大约是600ms以内。 相位差:如果某个声音在头的一侧方位产生,那么刺激两耳的声波相位是不同的,相位差的大小取决于声波频率以及听者头颅的大小。 总之,人类主要利用声音刺激的强度差来确定高频声音的方位,而对低频声音的定位则依靠相位差。 作业 动物的行为学模型常用的模式有哪些?请详细论述。 简述糖皮质激素在学习记忆中的重要作用 简述应激状态下的激素分泌情况 试述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空间分布和对光敏感性上的主要差异 试述视觉传导通路中皮层下视觉通路和皮层视觉通路的“Where”通路和“What” 通路(起止部位和主要功能) * * * 视觉传导的“WHERE”通路和“WHAT” 通路★ “WHERE”通路(M通路)主要与辨别物体的轮廓、运动状态或空间关系有关 “WHAT”(P通路)主要是与辨别物体的形状或细节特症有关。 深度知觉 主观轮廓 同时对比 (一)皮层下视觉通路(外侧膝状体视觉通路) 丘脑 眼 中脑 外侧膝状体 上丘 从外侧膝状体到大脑初级视觉皮层投射通路叫做皮层下视觉通路 LGN各层的视网膜输入 右眼颞侧视网膜 右眼鼻侧视网膜 底部2层:大细胞层( “Where”通路) 顶部4层:小细胞层 (“What” 通路) 皮层下视觉通路★ 丘脑外侧膝状体大细胞层投射到大脑初级视觉皮层的通路叫做“where”通路;从丘脑外侧膝状体小细胞层投射到大脑初级视觉皮层的通路叫做“what”通路。 “Where”通路——辨别物体的轮廓、运动状态或空间关系. “What” 通路——辨别物体的形状或细部特征. (二)皮层视觉通路 1、视皮层分区 视皮层的范围已从传统意义上的枕叶扩大到顶叶、颞叶和部分额叶在内的许多新皮层区,总数达25个;还有7个视觉联合区。这些具有视觉功能的皮层区域的总和约占大脑新皮层总面积55%,足以说明视觉信息处理在整个脑功能中所占有的份量。 灵长类动物枕叶内17区、18区、19区和20区分别被称为第一视区(V1)第二视区(V2)第三视区(V3)和第四视区(V4)。此外,第五视区(V5),也叫做中颞区(MT)已经进入颞叶范围。 初 级 视 觉 皮 层 视觉皮层分区及其功能 V1是初级视觉皮层,皮层下的视觉通路最先投射到这里 V1和V2在视觉加工上功能相近,与立体、方位和视差有关 V3与形状知觉有关 V4与色觉有关 V5与方向和运动视觉有关。 从V1区(初级视觉皮层)向大脑其他皮层区域的投射通路叫做皮层视觉通路。 “What” 通路 V1投射至V4和颞叶的通路:与物体识别或记忆有关。其中从V1区投射至颞叶的通路,又叫做枕颞通路,这个通路的机能是对物体大小、形状、明暗度和颜色等方面特征的信息加工。 “Where”通路 V1投射至V5和顶叶的通路:与方向或位置辨别有关。从V1区投射至顶叶的通路,又叫做枕顶通路。 这个通路是物体运动知觉和空间知觉的高级中枢,它对物体与背景的相对运动或者是对由近及远和由远及近的运动物体反应敏感。 皮层视觉通路★ 枕顶通路 (Where通路) 枕颞通路 (What通路) 皮层视觉通路 三、视知觉及其加工 (一)颜色知觉(色觉) 大多数灵长类动物的视网膜分别存在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敏感的视锥细胞 茶隼 1、三原色理论 人类通过三种视锥细胞对不同的光感受做出反应以形成色觉,这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蓝三种颜色最为敏感,但对其他波长的光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只是反应强度比较弱。人们之所以能够分辨颜色,是基于三种视锥细胞的反应强度比率。 神经系统只有通过三种视锥细胞的反应才能形成特定的色觉,单凭一种视锥细胞的反应程度难以确定形成哪种色觉。 图A 黄光 图B 正常三色视觉者所感知的黄色的合成。 图C 非正常三色视觉者所感知的黄色的合成。 图D 绿色双色视觉者所感知的黄色的合成。 大多数色觉异常为由微小的基因错误所导致的某种视色素缺乏,或由某种视色素光谱敏感性的偏移所引起。 红、绿色素基因位于X染色体,蓝色素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 (色弱、色盲) 色盲检测图: 三原色学说的局限性: 1、无法解释全色盲人也有明度(或白色)感觉。 2、无法解释负后像和同时对比问题。 2、拮抗理论 同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