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机械通气模式 (一)基本模式分类 1.“定容”型通气和“定压”型通气 (1)定容型通气 以呼吸机预设通气容量来管理通气。 (2)定压型通气 以呼吸机预设气道压力来管理通气。 2. 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 (1)控制通气(CV) 呼吸机完全代替患者的自主呼吸,呼吸机控制病人的潮气量、频率、呼吸比、吸气压力、吸气流速来提供全部的呼吸功。 (2)辅助通气(assisted ventilation,AV) 呼吸频率由病人控制,采用压力或流量触发形式,依靠患者的吸气努力触发呼吸机吸气活瓣实现通气。 (二)通气常用模式 1 辅助控制通气(ACV) 2.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3.压力支持通气(PSV) 4.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 5.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 二、机械通气模式 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 (一)常用呼吸机参数设置 1. 呼吸频率 一般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钟。 2. 潮气量(VT) 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 3. 吸/呼时间比(I:E) 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 为1:1.5~2。 4.吸气压力 成人先预设15~20cmH2O,小儿12~15cmH2O,根据潮气 量进行调整。 5.呼气末正压(PEEP) 依据缺氧情况,调节PEEP水平。 6.吸入氧浓度(Fi02) 一般Fi02 35%~50%。 7.峰值流速 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40~60L/min之间。 8.触发灵敏度 一般压力触发常为-0.5~-1.5cmH2O,流速触发常为2 ~5L/min。 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置与调节 (二)常见报警参数设置 呼吸机常见报警参数设置包括容量(潮气量TV或分钟潮气量MV)报警、高压报警、低压报警、PEEP或CPAP水平报警(未应用PEEP或CPAP时,不需要设置)、FiO2报警等参数警报系统。设置界限依据患者病情与呼吸机类型,参照说明书调节。一般设置高于或低于实际参数的10%~30%。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护理 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二、人工气道管理 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四、呼吸机撤离的护理 五、呼吸机维护与消毒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护理 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心理护理 2.眼睛护理 3.口腔护理 4.皮肤护理 5. 体位与肺部物理治疗 一、机械通气期间的监测及护理 (二) 机械通气过程的监测 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点监测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肾功能系统、动脉血气分析与血氧(详见各系统功能监测章节)等,综合分析判断呼吸机治疗效果,预防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第三节 机械通气的护理 二、人工气道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二)人工气道的湿化 (三)气道分泌物清除 (四)气囊管理 (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妥善固定人工气道,防止导管随呼吸移动。 人工气道可用胶布、扁带、人工气道专用固定带等固定。 固定松紧度以通过一根手指为宜。 使用胶布固定导管的患者需要注意保护面部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 (一)人工气道的固定 (二)人工气道的湿化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年) 无论何种湿化, 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100%,以维持气道黏膜完整, 纤毛正常运动及气道分泌物的排出, 以及降低VAP 的发生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7年 第02期 正常上呼吸道粘膜的功能: 加温、加湿、滤过、清除呼吸道异物 人工气道丢失液体的机理:吸呼气体湿度差值 保证气道达到理想湿度是气道护理的关键 (二)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 * (三)气道分泌物清除 *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目的 (三)气道分泌物清除 气道分泌物吸引指征: 1、气管导管内看见明显分泌物; 2、患者频繁或持续呛咳; 3、听诊气管或胸部有明显痰鸣音; 4、分泌物引起的SPO2突然降低; 5、气道峰值压力升高; 6、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口唇、粘膜发绀等 气道分泌物粘稠度分级 临床上通常将痰液粘稠度分为3度: Ⅰ度为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能轻易咳出,吸痰后玻璃接管内无痰液滞留; Ⅱ度为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Ⅰ度粘稠,需用力才能咳出,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管内壁滞留,但易被冲冲洗干净; Ⅲ度为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并伴有血痂,不易咳出,吸痰时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