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压及呼吸复苏 1.应尽一切可能避免低血压(收缩压<90mmHg),现场发现呼吸暂停、发柑(PaO2<60mmHg),应立即行气管内插管辅助呼吸予以纠正。治疗过程中,平均动脉压保持在90mmHg以上,同时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 2.重型颅脑损伤病例中,低血压与低血氧发生宰占l/3以上。颅脑损伤并有低血压者比血压正常的病人死亡率高l倍。循环复苏可使血压改善,复苏效果好,提示升血压治疗可改善预后。 * * 颅内压增高治疗 一线治疗 控制体温 防止抽搐、镇静 抬高头位10-30度 颅内压监护,必要时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 甘露醇:在保持有效血容量的前提下应用 维持动脉血氧分压、维持血容量使脑灌注压在70mmHg以上 排除外伤性颅内占位性病变 * 甘露醇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 有效剂量为0.25~1.0g/kg, ,2-6次/d 补充适量液体,维持正常血容量 甘露醇在给药15~30分钟后发生渗透脱水作用,可持续4小时(护士应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大剂量应用甘露醇使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Osm/l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改善ICP增高及CPP上,甘露醇优于巴比妥。 * 巴比妥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 1.巴比妥降低ICP,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生存率。作用机制为:①改变血管张力,调节脑血流;②降低代谢率;⑦抑制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用药中要监测血浆中巴比妥浓度。 2.巴比妥应用的原则:①其他治疗皆失效;②必须在循环系统稳定时才能应用。 3.引注Eisenberg临床试验用药方案:开始剂量10mmg/(kg·30min)或5mmg/(kg·h),x 3次,维持剂量lmg/(kg·h)。 4.巴比妥治疗药物血浆浓度为3—4mg/100ml。 5.并发症最主要是引起低血压。 * 二线治疗 亚低温疗法 轻度低温:33~35℃ 中度低温:28~32℃ 深度低温:17~27℃ 超深低温:12~16℃ 后两种易致室颤和凝血功能障碍,不常应用,体温维持28~35℃即亚低温时,可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 亚低温对颅脑损伤保护作用机理 降低脑耗氧量,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 保护血脑屏障功能 减轻脑缺血程度,降低脑组织中白三烯B4含量,减轻脑水肿 抑制颅脑损伤后内源性有害因子的生成和释放 * 亚低温治疗方法 降温毯+肌松冬眠+呼吸机辅助呼吸 33~34.5℃的低温治疗,伤后6小时开始,当病人颅内压降至正常范围,维持24小时,可停止亚低温治疗。 疗程通常为3~10天 降温过程注意呼吸与循环功能监测,备呼吸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 * 应用亚低温治疗注意问题 早期应用,快速降温,在2~3小时内将体温降至治疗水平(33~35℃),效果明显 控制躁动、预防寒颤(卡肌宁+氯丙嗪) 严密观察病情,避免继发颅内血肿 防止冻疮 * 关于何时开始降温和维持多长时间的亚低温虽无统一定论。普遍观点认为,伤后越早开始亚低温越好,但伤后24小时内开始降温均有效。在维持亚低温时间上,国内大多数专家认为:颅脑外伤有颅高压的病人,应在颅内压正常后再维持亚低温24小时。对于无明显颅内高压的病人,亚低温维持24小时即可。 * 过度通气在重型脑外伤早期处理中应用 1.在重型颅脑损伤最初24小时以及ICP不增高状况下,不采用过度通气疗法。 2.ICP增高,采用脱水、CSF外引流、应用镇静药、肌松剂等方法无效时,短暂的过度换气可能有益。 3.长时程过度通气疗法,并不能改善病人预后,还可能增加病人死亡率。 * 肺部并发症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NPE 和肺部感染 尽早行气管切开 及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血气正常 定期行痰培养,按药敏使用适当抗生素 加强呼吸道护理 发生NPE的病人,除使用呼吸机外,建议使用激素 NPE神经源性肺水肿 * 应激性溃疡的防治 重型颅脑创伤昏迷病人容易发生应激性溃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