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生儿黄疸教案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教案
新生儿黄疸
教师:余加林
授课题目
新生儿黄疸
第几次课
第1,2,3
教学方法
理论大课
教学对象
医学本科和儿科方向99级,00级,01级,02级
学时
40分x 2
授课目的
了解红素代谢特点、发生核黄疸有关因素和防治方法、熟悉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及病理性黄疸的几种病因和特点
本课重点
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溶血症、新生儿肝炎、胆道闭锁、治疗
本课难点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溶血症母子血型关系
教材
杨锡强主编,《儿科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及参考资料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Behrman RE, Kliegman RM and Jenson HB.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16th ed. Science Press, Harcourt Asia, W.B. Saunders, 2001
教具
PPT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时间分配):
详细见讲稿主要内容及安排
讲稿主要内容及安排
备注(授课形式)
时间安排
(分钟)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
PPT
80
[概述]
3
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生后1周内,黄疸发生率:
简介;
设问导入:最常见的危害
足月儿60%,早产儿80%。有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之分,
区分目的:及时处理病理性黄疸,防止核黄疸和肝硬化
等。
[复习胆红素代谢]
(图解)
4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8
(一)胆红素生成较多:(肝细胞胆红素负荷增加):新生儿胆红素产生6-8mg/kg.d,而成人只3-4mg/kg.d
A.利用卡通漫画结合图解
B.要求熟悉
4
1.红细胞破坏过多
2.红细胞寿命短
3.胆红素旁路来源较多
血红素蛋白(过氧化氢酶、细胞色素P450等)
胆红素前体←无效造血
4.产生胆红素的酶—血红素加氧酶含量高(1-7天)
(二)肝功能不成熟
1.摄取↓:Y . Z蛋白↓(5-15天达成人水平)
2.处理↓: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周左右始↑,2周达成人水平)
3.排泄↓:易行成胆汁郁积
(三)肠肝循环特殊
1.正常菌群↓,肠道内胆红素--∥→胆素原(尿胆原,粪胆原)
2.β-葡萄糖醛酸苷酶↑:肠肝循环↑
[加重新生儿黄疸的因素]
要求了解
3
1.饥饿:葡萄糖不足→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结合↓-→开奶早
2.缺氧:胆红素结合是需氧过程(每一步)—→防止窒息
3.便秘:胎便较其它大便胆红素高5-10倍,故肠肝循环↑
4.失水:血液浓缩,胆红素浓度↑
5.酸中毒: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能力与pH成正比
pH7.4:两者结合比2:1(mol); pH7.0:胆红素与白蛋白完全分离
6.体内出血:红细胞破坏↑
五、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黄疸:
A.要求掌握
B.对照病理性黄疸说明
3
1.生后2-3天出现
2.14天内消失(早产儿可3-4周内消失)
3.总胆红素水平5mg/dl(85umol/L)~12mg/dl(205umol/L)
4.一般情况良好
(二)病理性黄疸:下列任一情况:
3
1.生后24h出现
2.持续时间过久(足月儿2W,早产儿4W)
3.总胆红素(TB)205umol/L(12mg/dl)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DB)34umol/L(2mg/dl)
病理性黄疸的分类:
1.感染性:
(1)新生儿肝炎:a.产前与产时感染 ,b.病毒感染为主:巨细胞病毒(CMV),乙肝病毒等c.一般1W后出现黄疸,大便白,小便深,肝肿大,d.肝功能损害
要求了解
(2)新生儿败血症:a.细菌入侵途径 b.病原菌c.黄疸发生机理(中毒性肝炎,溶血等)d.感染中毒症状
2.非感染性:
(1)新生儿溶血症:由于母婴之间血型(ABO、Rh等系统)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构成比85%、14.6%
A.联络图示
B.要求重点掌握
12
①.ABO血型不合:多为母O型、婴A或B,50%在第一胎发病。
②.Rh血型不合 :汉族90.66%Rh+,少数民族0.74-15.7%Rh-,RhD溶血症 RhE溶血症,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母输过血、外祖母Rh+例外)。
(第二节课)
[临床表现]
①胎儿水肿 ②黄疸(阳黄) ③贫血?④胆红素脑病
2
1.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3
发生核黄疸的有关因素:
与间胆红素水平及游离状态、血脑屏障等有关。
一般生后1-7天发生,早产儿更易。
表现为:少吃、肌张力↓吸吮拥抱反射↓→角弓反
张、惊厥、发热等 → 死亡或后遗症(智力↓核黄
疸四联征—手足徐动、听力↓、眼球活动↓、牙釉
质?)
显示病例图片
2.胆道闭锁:
3
肝后性(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