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7课《邓稼先》教案
《邓稼先》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襄城县库庄一中七年级李彩霞
教学目标
1.学习邓稼先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的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
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3.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4.理解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之无愧”等词语在评价人物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了解邓稼先生平,学习他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
2.本文通过对比刻画人物的写法,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理解记忆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段。
3.尽可能多搜集邓稼先轶事及图片。
教学设备: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介绍邓稼先生平事迹,了解作者。
2.概括六部分的主要内容,体会内在联系。
3.画出文章议论、抒情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幻灯片1]前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的诗──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问:谁读过这首诗?你知道是歌颂、悼念谁的吗?(邓稼先)
[幻灯片2]文章标题──邓稼先及照片
问:谁搜集到了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及图片,请谈谈或展示出来。
师生交谈、展示。
[幻灯片3]再展示几幅邓稼先工作照,请大家欣赏。
师生共同总结:邓稼先是个什么样的人?
[幻灯片4]
邓稼先──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两弹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
──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幻灯片5](补充资料──教师搜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邓稼先并结合注释了解作者)
1.在一次原子弹爆炸失败后,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邓稼先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把它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2.邓稼先有病后,仍坚持回到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二、整体感悟
速读训练:迅速浏览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思考其中的联系。(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最后师生总结)
[幻灯片6]
1.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2.简介邓稼先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3.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到骄傲。
5.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6.对邓稼先的总评价──赞歌、挽歌。
三、品味研读
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
1.以上语句或语段,大多运用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因而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在表达作者的“至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在,我们通过第三部分的探究来认识这一点。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那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2.四人合作小组讨论4—5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评议、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品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队员。
此处通过议论使人物形象进一步升华,血肉也更丰满,突出了邓稼先高尚的人格魅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2.体会作者思路,了解文章结构特点。
3.体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词语在文中的画龙点睛作用。
教学过程
一、师生一起继续品读研究课文。
结合课文,理解下列高度评价邓家先的重要词语,体会其在议论、抒情中的作用。
1.品读词语
(1)元勋:立大功的人。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3)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4)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这几个词虽简单,但是他也从不同侧面表现、刻画了邓稼先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要求学生把这些词语与文句及这位大科学家的人品结合起来。)
2.品读写作手法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三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唱歌《化蝶》教案 2.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唱歌《化蝶》教案3.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3.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欣赏《十面埋伏》教案2.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1.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3.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5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6单元欣赏《六月——船歌》教案2.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6单元欣赏《六月——船歌》教案3.doc
- 2017春人教版音乐八下第6单元欣赏《彩云追月》教案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