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十八 湖心亭看雪
INCLUDEPICTURE图标.TIF【学习目标】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背诵课文。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重点)
2.揣摩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重点)
3.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难点)
INCLUDEPICTURE图标.TIF【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杭州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被誉为“人间天堂”,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墨客为它留下了不少传世佳作。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出哪些?(一起回顾“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等)这些分别写出了雨中西湖的迷人,春游西湖的喜悦,六月西湖荷花的艳丽。同学们,这些分别是描写西湖的春夏之景。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西湖的雪景又如何呢?如果诗人的心中只有孤寂落寞,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雪景,感受作者情怀。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浙江山阴(今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明亡后不仕,避居浙江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明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更定(gēng) 毳衣(cuì) 雾凇(sōng)
沆(hàng) 砀(dàng) 一芥(jiè)
喃喃(nán) 长堤(dī) 毡(zhān)
3.文言词语积累。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一些文??字词。
(1)古今异义词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勉强,尽力
今义:勉强
(2)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这)
②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
更:①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一:①余挐一小舟(数词,一)
②上下一白(全)
白:①上下一白(白色)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酒杯)
大:①见余大喜(非常)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与小相对)
(3)词类活用
大雪三日 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是金陵人,客此 名词作动词,客居
拥毳衣炉火 名词作动词,带着炉火
与余舟一芥 名词作状语,像一株小草般微小
三、合作探究
(一)疏通文义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感知文义。
2.学生齐读全文后,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初步把握文义。
3.学生齐读。一起读课文,准确明白节奏重音等。
4.背诵比赛。
(二)整体感知
1.“看雪”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地点在哪里?
明确:崇祯五年十二月,更定矣。余住西湖。
2.写雪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3.写湖心夜景如何?(原文回答)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舟子对作者的评价,可用哪个字概括?
明确:痴。
(三)文本探究
1.作者的“痴”体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①痴行:天寒地冻,夜深人静时跑到湖上看雪实是怪异。表现他不愿看见人,不愿人看见的文人雅士的孤傲清高,孤独避世的忧愤。②痴景:湖山夜雪图的苍茫悠远,暗含了作者的清高避世的心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寂无依、伤感茫然的思想感情,这时,天地人情已完全融为一体了。情景交融,景成了情的载体,成了情感寄托的对象了。③痴心:遇到和他一样有雅兴、脱俗、孤傲清高之人,当引以为知己,自己本不会饮,又不可不饮,酒逢知己千杯少,以酒酬谢知己。君子之交淡如水,同是性情中人,最关注的是朋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契合。这反映出作者不同流俗,只以得莫逆为快的作风和性格。正可谓痴心一片。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2.找出描写雪景的语句,读一读。请你结合朗读,细细品味它的美,分别说说它们美在哪儿。
明确:“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写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阔大辽远之势,即着眼于“大”字。后一句作者变换角度,连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10.6《合理利用机械能》学案1.doc
- 2017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七上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学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11.2《看不见的运动》学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2.1《动与静》学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2.1《动与静》学案1.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4.1《光的反射》(第3课时)学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4.1《光的反射》(第1课时)学案.doc
- 2017秋新沪科版八年4.1《光的反射》(第2课时)学案.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7课《蓝蓝的威尼斯》教案.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8课《湖心亭看雪》说课稿.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苏州园林》说课稿.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七律长征》学案1.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七律长征》说课稿.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七律长征》教案.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幽径悲剧》公开课教案.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0课《都市精灵》教学设计.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阳关雪》说课稿.doc
- 2017秋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5课《阳关雪》教案.docx
最近下载
- 第08章 农业企业经营风险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第三版) 课件.ppt
- DB35T 88-2022 伐区调查设计技术规程.pdf VIP
- T_GDWHA 0023-2025 城市水环境治理工程排水系统排查与评估技术规范.docx VIP
- 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医学.ppt VIP
- DB21_T 2955-2018三北防护林体系 经济林营造技术规程.pdf VIP
- 2023年永丰县县直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真题(含答案).pdf VIP
- 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策略.pptx VIP
- 康复治疗与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设备.pptx VIP
- 数字逻辑设计(哈工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关于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情况汇报12篇.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