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明的讲会运动与阳明学的庶民化.pdfVIP

中晚明的讲会运动与阳明学的庶民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晚明的讲会运动与阳明学的庶民化

中晚明的讲会运动与阳明学的庶民化 128)钱 明* 中文提要 :明代讲会,除了学术性较强的讲学聚会,还有颇显庶民性、 宗族性特征的所谓“乡会”。当时乡会的社会管理功能已超过了讲学教化,其 学术性、精英性也已逐渐让位于庶民性、宗族性。如果说随举之“会” 的特征 在于它的群众性,那么书院之“讲” 的特征便在于它的精英性,而无论群众式 的随举之会还是精英式的书院之讲,其目的都是为了崇德教化、净化社会。 阳明学在中晚明的突出面向是从精英到草根的转向与变异。这一转化过程主 要发生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江右地区和其它边缘地区。尽管在阳明学的草根化 的转化过程中,还同时存在着政治精英化的倾向,但就中国思想史的主体而 言,阳明学的草根化要明显强于它的知识精英化,而且较之其政治精英化, 其草根化的趋势或许更具颠覆性的意义。 关键词 :阳明学、书院、讲会、乡会、平民化 * 钱明, 1982年结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现为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系国际中国哲学会通 讯会员、全国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会员和全国日本研究会会员等。共发表论文40余篇、译著4本,参与古 籍点校2部. E‐mail: hzqianming24@163.com 241 儒教文化研究第18辑 / 2012年8月 儒学在传统中国的传播与展开,学术界一般将其分为民间大众、知识分 子和政治精英三个层面,作为传统儒学在近世的重要发展形态朱子学和阳明 学等,在其传播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显。从文化传播学的视界看,阳明学可 谓中国传统儒学输入东亚诸国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而若基于比较东亚阳明 学之立场,则或许可以作出这样的定位 :日本阳明学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是武 士 (主要是中下层武士)儒士化与儒士武士化双向互动的过程,韩国阳明学 1) 的历史境遇是脱离社会政治磁场而迈入纯粹知识磁场的过程 ; 中国阳明学在 中晚明的突出面向之一,是从 2) “精英”到“草根”的转向与变异。 尽管中国阳明 学的这一转化过程,主要发生在远离政治中心的江右地区和其它边缘地区, 而并非发生在阳明学的诞生地浙中地区和距离政治中心较近的南中地区 ;又 尽管在中国阳明学的草根化的转化过程中,还同时存在着政治精英化的倾 向,但就中国思想史的主体而言,阳明学的草根化要明显强于它的知识精英 化 ;而且较之其政治精英化,其草根化的趋势或许更具颠覆性的意义。本文 即拟以中国阳明学的讲会运动为例,对阳明学在中晚明转向草根化的过程和 形态作一探究。 一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理念是以农立国、 以孝治天下,这在明 初颁行的 《圣谕六言》( 即“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 安生理,毋作非为”)中有简明扼要的表述,它对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尤其 1) 比如在朝鲜时代,如果说16至17世纪的书院教育是以居斋读书为核心,那么18至19世纪的书院教育便 是以带有讲会性质的知识教育为核心。这也是为什么韩国学者一般把朝鲜时代的讲会教育定义为“定 期由讲长主管,以特定书册为讲读中心,根据一定的仪式程序来进行的集团性讲学活动” (参见 〔韩〕朴钟培 : 朝鲜时代书院讲会的发展及特征,《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开拓》,长沙 :湖南大学岳 麓书院,2011 ;[(Korea)PARK Jong-bae,“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Jianghui of Confucian Academy in Chosun Period”,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for the Culture of the Confu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