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第七章对应分析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其中Values项需要作如下设置:在弹出的对话框里,对北京至新疆的31省市以及工资等四项收入进行数字附值。 然后点击Data View进行如下数据的输入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在SPSS的数据窗口输入以上数据,然后依次点选Data→Weight Cases…进入Weight Cases对话框,系统默认是对观测不使用权重,选中Weight Cases by选项,此时下面的Frequency variable被击活,选中money并点击向右的箭头,使变量money充当权数的作用,点击OK。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2. 数据输入完成后,选择Analyze—Data Reduction—Correspondence Analysis,然后把“省区”选入“Row”,在点击Define Range来定义范围为1(Minimum value)到31(Maximum value),之后点击Update,再点击Continue。之后同样地,把“收入类别”选入Column,并定义其范围为1到4。如下图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然后点选Model,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数据标准化方法,本例Distance Measure点选Euclidean,下面的Standardization Method选择选项被激活,有5种可供选择的数据标准化方法,本例选择第5种:Column totals are equalized and means are removed,读者也可尝试使用其他方法。其余选项为默认,点击OK来运行。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3.输出结果分析。 根据SPSS对数据的计算,会得到一系列的表格,大多数表格的解释与上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输出表格之一就是下面各维的汇总表,表中给出了行和列记分的关系。Proportion of Inertia是惯量比列,代表各维度分别解释总惯量的比例及累计百分比,从下表可以看出第一维和第二维的惯量比例占了总比例的95.5%,因此我们可以选取两维来进行分析。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在SPSS的输出结果中还给出了绘制最后叠加的散点图所需的两套坐标。首先是关于行变量(省区)的点坐标表,例如北京(-2.703,-1.276),天津(-0.267,-0.163)等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同样地,列变量(收入类别)的点坐标表如下,例如工资(-0.972,0.441),家庭(0.014,-0.142)等。 由以上两张坐标表,可以得出如下的叠加散点图。从图中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发达省区,像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主要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主;而河北、山东、内蒙古、吉林等多依靠家庭经营收入;而个别省区,像上海、北京,经济发展迅速,依靠工资性收入的同时,也会有相当部分的转移性收入。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4对应分析的上机实现 从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农民仍是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外出打工较多,因此还是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民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因此还是以家庭经营收入为主。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种格局也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也会有所表现。 综上所述,利用对应分析,较好地揭示了指标与指标、样品与样品、指标与样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对应分析方法能够以较小的代价从原始数据中提取较多的信息。 * * 03 年农村收入 08年农村收入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2 对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2 对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2 对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 * 目录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7.2 对应分析的基本理论 7.2.3 对应分析应用于定量变量的情况 上面对对应分析方法的描述都是以属性变量数据为例展开的,这是因为在实际中对应分析广泛地应用于对属性变量列联表数据的研究,实际上,对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行业标准 YY 9706.274-2022医用电气设备 第2-74部分:呼吸湿化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pdf
- 中秋博饼规则.doc VIP
- (人教2024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语法总复习(知识点+练习) 学生版+解析版_可搜索.pdf VIP
- 机械制图课件断面图.ppt VIP
- 《中外历史纲要(下)》填空.pdf VIP
- 高中政治2024届高考复习《逻辑与思维》真题练习(选择题+主观题)(附参 .pdf VIP
- 2025年咸阳市社区工作者计划招聘41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30中国生物可吸收输尿管支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保健品专卖店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年高级审计师《高级审计实务》考试题库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