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一点通.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肠肛管疾病一点通

结肠癌:诊断 年龄、临床表现 大便潜血试验(OB) 血清癌胚抗原(CEA) 乙状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气/钡双重对比结肠造影 X线钡剂灌肠检查 B超、CT : 肝转移灶 CEA测定的临床意义: 术前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 术前升高,术后应下降至正常;如不下降提示有亚临床转移 术后随访检查,如升高提示复发 结肠癌:治疗 手术治疗: 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短路) 一期结肠造口/二期切除术 术中结肠灌洗(table wash out)一期切除吻合(左半结肠梗阻急诊手术) 结肠吻合口原则要求:上要空、下要通、口要松 无瘤原则:“不接触” 技术(no touch isolation technique) 全身治疗: 化疗、免疫治疗 * 第六节 痔(hemorrhoid) 定 义   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23) 一、病 因 1 静脉回流学说 2 肛垫下移学说 (24) 二、分类和病理 1 内痔:位于齿状线上方,表面为直肠粘膜覆盖,由直肠上静脉丛形成,常见于直肠上动脉的分支处,即左侧、右前和右后(截石位3,7,11 胸膝位2,5,9) 内痔分为四期: 一期:只排便时出血,无痔块脱出肛门外 二期:排便时痔块脱出,排便后自行还纳 三期:痔块脱出时需用手辅助才能还纳 四期:痔块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立即脱出 (25) 2 外痔: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为肛管皮肤覆盖,由直肠下静脉丛形成   (血栓性外痔) 3 混合痔:位于齿状线上下,为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覆盖,由直肠上下静脉丛相互吻合 发生曲张  “环形痔” (26) 三、临床表现:(自学)   便血,痔块脱出,疼痛,骚痒。 四、 诊断:明确痔的分类和分期 鉴别诊断: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脱垂、肛裂、肛周脓肿 注意检查:肛诊 肛门镜检 (27) 五、治疗(自学)     治疗原则:     一、二期内痔注射治疗 三、四期内痔手术治疗 (28)      第七节 直肠脱垂 (rectal prolapse)       (自学为主) 一、定义: 直肠壁部分或全部向下移位称为直肠脱垂 直肠粘膜下移 称粘膜脱垂或不完全脱垂 直肠壁全层下移称完全脱垂 脱垂至肛管直肠腔内称内脱垂 脱垂至肛门外称外脱垂 (29) 二、病因和病理 (自学) 三、临床表现:   部分脱垂,粘膜皱襞呈“放射状” 完全脱垂,粘膜皱襞有“同心环” 肛  诊:肛管括约肌松弛无力 (30) 四、治疗原则:   幼儿直肠脱垂在五岁前自愈,以保守治疗为主。 成人粘膜脱垂 多硬化剂注射 完 全 脱 垂 以手术治疗为主 (31) 第八节 直肠息肉 (rectal polyp) 息肉分类: 1 肿瘤性息肉  管状腺瘤:多为单发,有蒂,直径1cm以下,很少癌变  绒毛状腺瘤:又称为乳头状腺瘤,呈绒毛状、菜花状突出,广基无蒂,较管状腺瘤大,位于直肠和乙状结肠下段,易癌变,多见于老年人,男多于女 (32) 2 非肿瘤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 又称先天性息肉 属错构瘤性息肉 多为单发 多发生于直肠青春期有自然消失倾向 炎性息肉(假性息肉) 多见于溃疡性结肠炎、Crohon病、肠结核、血吸虫病等 组织学表现为增生的肉芽组织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为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大肠内多发 易恶变 (33) 第 九 节 直 肠 癌 carcinoma of rectum 消化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