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神经系统李英博.ppt

  1. 1、本文档共1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神经系统李英博

* 器 官 交 感 NS 副 交 感 NS ? ? 循 环 器 官 HR↑,心缩力↑ 腹腔内脏血管、皮肤血管 唾液腺、外生殖器血管均收缩;肌肉等其它血管可收缩或舒张 HR↓,心房收缩力↓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舒张 呼 吸 器 官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收缩,粘膜腺分泌 ? 消 化 器 官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促进括约肌收缩,抑制胆囊活动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运动和使括约肌舒张,促进胆囊收缩 泌尿生殖器官 逼尿肌舒张,括约肌收缩,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舒张 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 眼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驰,上眼睑平滑肌收缩 瞳孔缩小,睫状肌收缩,促进泪腺分泌 皮 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 ? 代 谢 促进糖原分解→血糖↑, 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 促进胰岛素分泌 * 1、双重支配 2、紧张性活动 3、作用取决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 4、参加整体功能的调节 交感—肾上腺系统:参加应急反应 心率加快 血管收缩 糖原分解加速 迷走—胰岛素系统:修身养息,保存能量 促进消化和吸收 抑制心脏活动 加强排泄 (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 特征 * 二、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 脊髓——完成内脏活动的初级中枢(发汗、排便、排尿反射) 延髓——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心血管、呼吸中枢所在处) 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把内脏活动与其它生理活动联系起来。 1、体温 2、水平衡 3、摄食行为 4、对情绪、行为反应的影响 5、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 6、对昼夜节律活动的调节 * 下丘脑 功能: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 ㈠调节体温 温度R 调定点 体温调节中枢 * 摄食中枢(外侧区) ㈡调节摄食行为 * 饱中枢(腹内侧核) * 控制排水 (渗透压R,ADH) 控制摄水的中枢(外侧区) ㈢调节水平衡 * 觉察细胞 下丘脑调节肽 ㈣调节腺垂体分泌 * 防御反应区等 ㈤影响情绪反应 * ㈥控制生物节律 视交叉上核 控制日周期节律的中心 * 第六节 脑的高级功能 一、学习的形式 (一)非联合型学习: (二)联合型学习: 经典的条件反射 形成: * * 铃 声 无关刺激 + 食 物 非条件刺激 唾液分泌 非条件反射 多次在时间上结合 强化 无关刺激 条件刺激 条件反射 铃声 唾液分泌 * 二、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强化 良好的精神状态 (二)条件反射的消退 * (1)第一信号:具体、现实的信号 第一信号系统:人与动物共有 (2)第二信号:抽象信号(语言、文字等) 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 (三)两种信号系统 * 第八节、脑的生物电活动 与肌肉等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样,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也具有生物电活动。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安静时、无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大脑皮层神经元经常性的、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称为自发脑电活动。将引导电极置于头皮上,用脑电图机将这种电变化描记成图,称为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 在动物实验或进行脑外科手术时,将引导电极置于皮层表面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电图。 另一种是感觉传入系统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引导出的形式较为固定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 * 人类的脑电图波形很不规则,振幅大小波动于5~200mV之间,频率高低波动于每秒0.5~30次之间。一般是振幅较大的波则其频率就较低,反之,振幅较小的波则其频率就较高。根据频率与振幅的不同,可将正常脑电图分为α、β、θ、δ四种基本波形。 * 皮层诱发电位 当人工刺激某一感觉传入系统(可以是感觉器官、感觉神经或感觉传导途径上的任何一点)时,即可在皮层相应的感觉区表面引出皮层诱发电位。 皮层诱发电位一般分为两个部分: ①主反应:为一先正后负的电位变化,出现在一定的潜伏期之后,潜伏期的长短决定于刺激部位离皮层的距离、神经纤维的传导速度和所经过的突触数目等因素; ②后发放:为一系列正相的周期性电位波动。 * 试述经典突触概念与传递。 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与突触的传递特征。 简述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与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征与功能 脑干、基底神经节、小脑在调控躯体运动的作用。 什么是受体?外周受体分类及阻断剂。 名词解释:突触传递 牵张反射 第二信号系统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脊休克 去大脑僵直 思 考 题 * 2)牵张反射 定义:受神经支配的肌肉在被外力牵拉时所产生的对抗牵拉的反射性收缩 * 牵张反射的反射弧 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感受器主要是肌梭 中枢:脊髓内 肌梭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