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发展趋势及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蔬菜发展趋势及策略

如何应对蔬菜发展新趋势      “一碟菜”关系社会民生。蔬菜跟粮食一样,天天要吃、人人要吃、餐餐要吃,还要吃得安全、吃得便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生产发展迅速,供应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好转。据农业部统计,2012年,全国蔬菜面积超过3亿亩,总产突破7亿吨,人均占有量达500公斤。然而,随着蔬菜从副食变为城乡居民天天要吃的重要农产品,蔬菜生产从家庭菜园发展成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蔬菜生产稳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如何认识这些新趋势?面对新变化,蔬菜生产需进行哪些调整?对此,期间采访了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      趋势:蔬菜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      对策: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提高单产,降低损耗      “每年新增人口近1000万,这是硬需求;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人均蔬菜消费量大约增长15%。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0.9%计算,则到2020年至少需要增加9740万吨蔬菜供应。”叶贞琴分析说,由于资源约束日益强化、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下降等因素,今后蔬菜稳定供给的难度将不断加大,应对蔬菜需求刚性增长,必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提高单产、降低损耗,而不是扩大面积上”。      目前,我国日光温室黄瓜的最高亩产超过2.5万公斤,而大面积亩产只有5000公斤左右;蔬菜腐损率20%~30%,与发达国家5%的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据专家测算,如果全国蔬菜单产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损耗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在2.85亿亩蔬菜播种面积不变的情况下,10年可增加净菜11700万吨,完全可满足需求的增加。      趋势:对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策: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推进标准化生产      在满足数量安全之后,消费者对质量安全的要求日益凸显。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结果,蔬菜农残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稳定在96%以上,但消费者仍然对剩下的4%耿耿于怀,“遇上就是100%”。      叶贞琴坦言:“由于我国蔬菜生产中生态栽培技术普及率、标准化生产水平和质量监管到位率仍然较低,今后稳定提高质量安全的难度将不断加大。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必须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从2009年开始,农业部在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截至2012年底,中央财政安排9亿元补助资金,创建1800个标准园,其中蔬菜标准园1300个。“今后,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标准菜园由‘园’到‘区’、由产到销拓展,带动更大范围提质增效、增产增效。”叶贞琴说。      趋势:市场价格呈现波动性上涨      对策: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加强生产信息引导      蔬菜价格,一头连着“菜篮子”,一头接着“菜园子”,贵了贱了都是民生问题。近年来,蔬菜年均价格不断上涨,品种间价差加大,个别品种年际间价格波动加大。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蔬菜价格已连续8年上涨,2012年蔬菜市场平均价格比2004年上涨1.25倍。      “应该说,蔬菜生产已进入高成本、高风险时代,蔬菜价格的上涨和波动是正常的,吃便宜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叶贞琴认为,农业部门既要引导消费者接受这一趋势,更要加强蔬菜生产信息引导、加快北方设施蔬菜开发,建立和完善冬春蔬菜储备制度。2011年,农业部启动了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如今监测点已扩大到580个,实现了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全覆盖。      中国的蔬菜问题,重点在北方,难点在冬春季,关键在大中城市。“今年,农业部将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重点选择冬春蔬菜自给率低、人口较多、远距离运输风险较大的大中城市,率先开展冬季蔬菜开发试点,提升北方大中城市冬春淡季蔬菜自给能力,确保市场均衡供应和价格稳定。”叶贞琴表示。      趋势:由城市郊区转向优势区域      对策:在稳定城市蔬菜面积的同时,加强优势区域基地建设      近5年,北京、天津、上海3大城市蔬菜播种面积减少近100万亩,减幅高达20%。与此同时,六大优势区域重点县蔬菜播种面积增加2000多万亩,增长15%。此消彼长之下,大城市可否把保障蔬菜供给寄望于大市场、大流通呢?近年来几次极端天气引发的菜价上涨证明,这样做不仅流通费用较高,蔬菜损失较大,而且一旦调运出现困难,蔬菜供应出现问题会导致价格大幅上涨。      叶贞琴认为,我国应该按照“就近生产为主,优势区域调剂”的方针发展蔬菜生产,大中城市要切实落实菜地最低保有量制度,不断提高自给能力和应急供应能力;确因辖区内耕地资源制约等原因无法达到常年菜地最低保有量的,应在城市周边建立紧密型外埠生产基地补足;而优势区域要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与生产成本优势,进一步推进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生产,不断提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