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策略

蚌埠市农业发展现状与污染防治对策  摘要:对蚌埠市近年来农业发展总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其调查结果及由此带来的农业污染现状,并对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探讨,以为蚌埠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农业发展;污染防治;现状;对策;安徽蚌埠      1总体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蚌埠市农业获得了突破性发展。到2008年,蚌埠市粮食产量连续5年刷新历史纪录,农业总产值达到57.43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1949年的2.34亿元增长23.54倍。粮食总产量由24.89万t增加到253.40万t,增长9.18倍;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36.0 kg提高到373.2 kg,提高9.37倍。农、牧、渔业分别增长16.25、56.95、60.66倍。   农业生产结构由过去单一的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农林牧渔协调发展的格局。2008年,全市农、牧、渔业产值比为59.90∶26.00∶9.15,农业产值比重下降25.42个百分点,牧业、渔业分别上升了15.00、5.51个百分点,农业经济已经摆脱了单极状态,走向农业内部平衡综合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有250多个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进行了商标注册,拥有12个安徽农产品名牌。   2 三大产业发展现状   2.1种植业   蚌埠市耕地面积27.05万hm2,其中水田8.69万hm2、旱地18.36万hm2,属缺氮少磷钾不足的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大豆、花生、玉米、棉花等农经作物及部分蔬菜。种植方式为小麦—稻(大豆、玉米)、小麦—花生(棉花)。农药施用种类主要为毒死蜱、阿特拉津、2,4-D丁酯、丁草胺、乙草胺、氟虫腈、克百威、吡虫啉等,全市全年农药使用量为75.5万t。秸秆产生量183.06万t,利用量(包括燃烧、饲料)89.05万t,丢弃量15.57万t,焚烧量78.44万t。农膜使用量2 007.8t,残留量532.78t。   2.2畜禽养殖业   近年来,蚌埠市畜牧业迅猛发展,数量不断增加,日益向规模化养殖发展,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所产生的粪污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根据对蚌埠市51个乡镇普查结果,全市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57.1万t/a。为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蚌埠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逐步开展了畜禽粪便治理,以能源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兴建相应的沼气工程,沼气用于集中供气(少数发电);沼液,沼渣用作农田、菜地和经济作物的肥料。   2.3水产养殖业   蚌埠市普查水产规模养殖场为20个,养殖专业户2 131户,水产养殖模式为自然水面养殖、池塘养殖、精养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养殖废水基本上不经过处理,排放量为3 643.48万m3,饲料使用量为12.23万t,鱼药使用量为264.21 t,肥料使用量为2 923.16 t。   3农业污染的防治对策   总体来说,蚌埠市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农户盲目施肥、过量施肥,造成大量肥料养分流失、病虫害增多、农药施用过多、随水土流失严重;畜禽养殖业粪便、尿液污染较多,同时粪便未作深加工处理,乱排、乱流、乱堆,造成环境恶劣、污染严重;水产养殖业鱼类的粪便和防治药物随水的流动污染了环境和部分水体[1-2]。   3.1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关键是其生产技术的改良。蚌埠市农业管理部门可以与技术力量较强的科研单位联手,研究出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和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后处理杀菌剂等化学物质的有效替代方法,从而避开使用矮壮素、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降低残留[3]。  种植抗性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我国培育的一系列小麦抗病品种等早已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发挥了重要作用。蚌埠市农业部门应积极推广此类优良品种。   目前,国内外适合生产绿色农产品的生物源肥料发展十分迅速,蚌埠市农业科技部门应加以关注并及时采用和推广生物肥料,控制和逐步减少现有的污染较重的部分化肥,进行定期的科技下乡或在乡镇成立长期的咨询网点,将更新、更绿色的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料品种真正推广给农户使用。   3.2加强环保宣传,推广低污染治理技术   蚌埠市农业和农资部门应继续加大宣传管理工作,积极推广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易降解、无公害农药,提高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的意识;农资部门在新型农药的价格上尽量让利于农民,促使农民在种植业和粮食储存上,尽量少用和不用剧毒、高残留、难降解的化学农药,有效控制农村中不适当使用农药对人畜的危害与生态环境的破坏。   3.3推广可降解农膜,提高农膜的治理技术   蚌埠市由于残膜收购价格太低,调动不起农民的积极性,人们只注意清理大张的残膜,而忽视了小块残膜。建议组织农机部门扩大残膜回收利用范围,明确农

文档评论(0)

jcc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