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生物进化讲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遗传与生物进化讲稿

* 人类基因组3×109bp 基因及其相关序列 20-30% 基因以外非编码序列 70-80% 非编码序列 90% 编码序列 10% 内含子 5’前导、3’尾 假基因 基因片断 启动子 中高度重复序列20-30% 单一序列 70-80% 分散重复 40% 成簇重复 60% SINE LINE 卫星 微卫星 小卫星 启动子 * 突变的分子基础 * 突变类型 * * * (一)碱基类似物的诱发突变 (1)5-溴尿嘧啶(BU)和胸腺嘧啶T很相似,仅在第5个碳原子上由Br取代了甲基 ,5-BU有酮式、烯醇式两种异构体,可分别与腺嘌呤A及鸟嘌呤G配对结合。 * * A T · A T · A BU · G BU · A T · A BU · G C · G C · G BU · A BU · A BU · G C · G C · A T · 因为BU的烯醇式是比较不常有的异构体,所以由G-C变为A-T要比A-T变为G-C少得多。 * (2) 2-氨基嘌呤(2-AP) 也是碱基的类似物,有正常状态和稀有状态两种异构体,可分别与T和C配对结合。当2-AP掺入到 DNA复制中时,由于其异构体的变换而导致A∶T    G∶C * (二)改变DNA化学结构的诱变剂 (1) 亚硝酸(introus acid, NA) *    亚硝酸(introus acid, NA)有氧化脱氨作用,可使G第2个碳原子上的氨脱去,产生黄嘌呤(xanthine,x),黄嘌呤不能和任何碱基配对,故不产生转换突变。但C和A脱氨后分别产生U和次黄嘌呤H,产生了转换,使G-C转换成A-T,A-T转换成G-C * (2)羟胺只特异地和胞嘧啶起反应,在第4个C原子上加-OH,产生4-OH-C,此产物可以和A 配对,使C∶G转换成T∶A * (3)烷化剂如甲基黄酸乙脂(EMS),氮芥(NM),甲基黄酸甲脂(MMS),亚硝基胍(NG)等,它们的作用是使碱基烷基化,EMS使G的第6位烷化,使T的第4位上烷化,结果产生的O-6-E-G和 O-4-E-T分别和T、G配对,导致G∶C对转换成A∶T;T∶A对转换成C∶G。 * (三)结合到DNA分子上的化合物 如吖啶类 C G G C CG GC C G GNC CNG GNC * (四)基因突变与氨基酸顺序 * * Thank you! 遗传率的概念与定义公式 遗传率(heritability):遗传变异占总变异(表型变异)的比率,用以度量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性状形成的影响程度,是对杂种后代性状进行选择的重要指标。 广义遗传率(hB2):遗传方差占总方差(表型方差)的比率; 狭义遗传率(hN2):加性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 细胞质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性 * 一、植物雄性不育性概念 不育(sterility):一个个体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配子(gamete)或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存活的合子(zygote)的现象。 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当不育性是由于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时,就称之为雄性不育性。 * 二、植物雄性不育的分类 1、细胞核雄性不育(genic male sterility) (1)不受光温影响的核雄性不育 (2)光温敏核雄性不育 * 2、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gene-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也叫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孢子体不育:花粉的育性受孢子体(植株)基因型控制,而与花粉本身所含基因无关。 孢子体RR,Rr→花粉全部可育(R或r) →F1可育 孢子体rr→花粉全部不育(r)→F1不育 △配子体不育:花粉育性直接由配子体(花粉)本身的基因所决定。 孢子体Rr→R花粉可育,r花粉不育。 * 三、植物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1. 质核互作型不育 * 质核互作型不育性的示意图 * 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 S(rr)×N(rr)→S(rr)F1不育 S(rr)→不育系 N(rr)→保持系 ● S(rr)×N(RR)→S(Rr)F1可育 N(RR)→恢复系 * 2. 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的遗传(简单遗传) 高温或长日 不育 适温短日 可育 * RNA转录与翻译 * 1957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测(central dogma) DNA → RNA→ 蛋白质 1970年 Crick又作了部分修改: *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