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史(上)复习5培训资料.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建议PPT中学高中小学培训资料知识分解

第四章 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 第一节 生平创作及早期思想(1881-1936) 一、鲁迅的生平 困顿的少年时代与叛逆精神(1881-1898) 南京求学时代与进化论思想(1898-1903) 日本留学阶段的思想探索(1903-1909) 辛亥革命前后的沉默苦闷(1909-1917) 五四文学革命主将(1917-1927) 上海十年生活及后期思想创作(1927.10-1936.10) 鲁迅父亲周风仪及母亲鲁瑞 1895年,严复翻译了 赫胥黎的《天演论》, 其进化论思想对鲁迅 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03年摄于日本东京 1928年3月16日,在上海景云里寓所中 “我惟希望就是在文艺界,也有许多新的青年起来。” 二、鲁迅创作概况 三、鲁迅的思想发展轨迹 鲁迅与进化论思想 鲁迅与个性主义思想 鲁迅与改造国民性思想 第二节 《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一、成书体例、创作背景 《呐喊》(1923)收入《狂人日记》《故乡》《孔乙己》等14篇小说,主要写于1918-1922年。特点:具有充沛的反封建热情,属于“听将令的文学”,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底层劳动人民、妇女、下层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思想性格弱点。 《彷徨》(1926)收入《祝福》《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等11篇小说,主要写于1924-1925年。特点:思想上继承了《呐喊》的反封建内容,艺术上更加成熟,比较集中地描写了在历史变动中挣扎浮沉的现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及思想性格弱点。 二、人物形象系列 被侮辱被损害者形象(贫苦农民和小市民、下层知识分子、传统妇女)——阿Q、华老栓、闰土、孔乙己、陈士成、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等——愚昧麻木不幸的被吃者 觉醒者形象——狂人、夏瑜、吕纬甫、魏连殳、子君、涓生等——觉醒了却无路可走,软弱、动摇、颓唐的被吃者 社会群体形象(看客群体)——示众围观者、嘲笑孔乙己的酒客、柳妈等——冷酷无情、愚昧麻木不幸;既是吃人者, 也是被吃者 理想的自然人形象——少年闰土、六一公公、人力车夫等——善良纯真的被吃者 权势者形象——鲁四老爷、赵老太爷、七大人、丁举人等—— 冷酷无情的吃人者。 封建卫道士形象——四铭、高尔础、张沛君等——虚伪的吃 人者。 三、《呐喊》《彷徨》的思想主题 (一)反封建的思想主题——以《狂人日记》为开端,贯穿始终。 (二)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题——以《阿Q正传》等为代表,贯穿始终。 (三)知识分子历史命运的思想主题——以《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等为代表。 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1918.5) 贡献:“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狂人日记》插图 (智利)何塞·万徒勒里作 狂人形象:丰富复杂、蕴藉深厚,具有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精神特征,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战士形象。 电影《阿Q正传》 《祝福》插图 电影《祥林嫂》剧照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形象 传统型知识分子形象(权势者、封建卫道士、下层知识分子) 现代型知识分子形象 疯狂型;狂人(《狂人日记》) 、疯子(《长明灯》)、夏瑜(《药》) 彷徨型: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涓生及子君(《伤逝》) 四、《呐喊》《彷徨》的艺术成就 (一)“表现的深切”——具有独特的题材、视角、冲突、小说情节模式。 题材:开创了农民、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视角:在平凡的现象中提炼深刻的主题,拷问人的灵魂,关注“病态社会”中的人的精神痛苦。 矛盾冲突: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上升为小说的主要矛盾 情节模式:“看/被看”及”离去——归来——再离去”(知识分子还乡)两大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在叙事结构、文体形式、叙述视角、时序安排、表现手法、人物塑造等方面,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借鉴西方小说,建立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奠定中国现代小说多样化发展的基础 。 杨二嫂——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闰土—— 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人物描写 杨二嫂——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闰土—— “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