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案例分析
一、案例介绍
患者因 “腰痛1小时”,于10月3日23:30到当地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入院时剧烈腰痛及腹痛,查尿蛋白(++),初诊:泌尿系结石。请急诊内科会诊,白细胞13.4×109/L,红细胞5.29×1012/L,腹部透视未见明显液体及膈下游离气体,尿淀粉酶101U/L,诊断:肾绞痛。给予消炎、止痛等对症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次日7:00患者病情未见好转,
心电图(ECG)示:Ⅰ、Ⅱ、aVL、V5、V6 T波倒置,V2、V3、ST段抬高;查肌钙蛋白0.026ng/ml。考虑无Q波心肌梗死,建议住心内科治疗,患者于7:30突然晕厥,血压7.73/6kPa,小便失禁。给予对症治疗,请心内科会诊。心内科考虑心肌梗死?给予抗休克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于8:30呼吸、心搏停止,给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抢救措施,1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二、医疗鉴定
㈠患方认为 院方极端不负责任及误诊、漏诊,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患者死亡。
㈡院方认为 其医疗行为妥当,无违法违规行为。
㈢鉴定结果
1.违法违规事实 院方原治疗行为有多处违反治疗护理规范、常规: ⑴病史收集不详细,病历中无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病史记录。 ⑵没有进行常规查体和必要的辅助检查。 ⑶对患者的高血压没有及时发现,发现后又没做任何处理。 ⑷没有及时组织相关科室对患者进行会诊。
2.因果关系 院方的诊疗过失与患者死亡有因果关系。
3.责任程度 院方应负主要责任。
4.事故等级 一级甲等。
三、案例分析
㈠本案分析
尸解可见:患者左心室显著增厚;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可见一管型偏心性肥厚,管腔狭窄,范围90%;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血管中膜分离并有出血;心室腔内见大量血凝块;双侧肾被膜周围血肿。
病理诊断:①夹层动脉破裂出血,急性心包填塞并胸腔内心包腔内出血,主动脉根部血肿,双肾被膜周围血肿;②冠心病;③高血压病(Ⅲ期),左心室向心性肥厚。
本案例尸解及病理诊断以确定为主动脉夹层致心包填塞,同时有冠状动脉疾病、双侧肾被膜周围血肿。因此,该患者的死因应该是主动脉夹层导致的心包填塞猝死。
该患者为青壮年,男性,既往高血压病史,本次就诊第1次测量血压为28/18.67kPa。入院后剧烈腰痛及腹痛,止痛药物不能缓解,而接诊医生没有按照诊疗常规进行全面体检及询问病史,仅就腰痛、腹痛局部查体。并且该院多位接诊医生,对患者诸如心率、心律、血压情况均未检查,更无病历记载,违反了诊疗常规。
㈡对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认识
主动脉夹层是血液渗透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也是猝死的原因之一。高血压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因素。突发剧烈的胸痛常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发作时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可迅速出现夹层破裂(如破入心包引起急性心包填塞)或压迫主动脉大分支的各种不同表现(摘自内科学,第2版,2004,P25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系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主动脉壁内膜破裂并在内膜与中外层之间,由于血液流体力学的压力沿此层面纵行剥离而形成壁内血肿。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流入主动脉壁纵向剥离内膜形成“假瘤”,称“双腔动脉”或主动脉瘤样扩张,而并非真正的动脉瘤。真正的动脉瘤病变应包括主动脉的全层,而夹层动脉瘤是由于内膜及中层剥离而形成双腔的动脉膨大,其向腔外扩大的部分只有中层及外膜。
主动脉夹层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是最常见与最危险的主动脉急性疾病。国内自1982年报道外科手术成功以来,本病报道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至2006年6月,曾有作者报道了427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该病的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5:1,最常发生于50—60岁男性,年轻患者常有特殊的危险因素,病死率并不低于老年患者。70%—80%的主动脉夹层由高血压所致,其自然过程十分险恶,如未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极高。
根据报道,未及时治疗的患者中,24小时内有25%的患者死亡;1周内有50%死亡;75%的患者1个月内死亡。3/4的死亡是由于剥离的夹层破入心包形成心包填塞或破入气管、支气管或食管导致大出血。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如马凡综合症、二叶式主动脉瓣等;后天因素,如80%—90%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或高血压病史,动脉粥样硬化、外伤、感染、自发免疫性疾病、医源性损伤、妊娠等均可为本病的病因。
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①疼痛为首发症状,骤发剧烈疼痛又不能完全缓解,疼痛呈撕裂样、切割样,即使出现休克表现而血压仍高是其主要的特点;②疼痛突然发作且集中在胸腹中线;③疼痛部位随着夹层分离的路径走行;④假腔的血液冲击远端破裂入主动脉腔可使疼痛缓解,甚至消失,若疼痛反复出现,警惕夹层继续扩展;⑤随夹层累及的动脉可出现多系统症状,如累及冠状动脉致心绞痛
文档评论(0)